【新闻链接】11月5日下午,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岳宝德到鲍店煤矿调研工会工作,要求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提炼升华暖心志愿服务经验做法,不断拓展暖心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擦亮暖心志愿服务品牌。
11月23日,省国资委过硬党支部建设抽检指导组到鲍店矿检查指导工作,听取该矿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观看了鲍店煤矿党建宣传片《党旗映红和美路》,在参观“党建+企业文化”主题广场和暖心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后,对鲍店煤矿将持续六年开展暖心行动融入和美鲍店文化建设的党建工作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编者按】在鲍店煤矿,持续开展六年多的暖心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发行为、一种从心底溢出见诸于无声的爱心举动,由此带来的那份感动,折射着一个群体、一座矿井、一个企业的文化魅力、文明之光。从某种意义上说,鲍店煤矿暖心行动已成为一种文化,贯穿于矿井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六年和美鲍店暖心路,我们一起照亮未来和远方! 今天,让我们透过“和美鲍店”六年暖心路上的一组图片,解读能源集团暖心行动传递和带来的向上向善力量,感受一座矿井如何织就和美画卷,引导和凝聚干部职工暖心聚力再出发……
【解读】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这是一个唱响文化自信的时代。不同行业的企业文化或许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彰显着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折射着一个企业的底蕴和内涵,促进着一个企业的安全、和谐、高效发展。
鲍店煤矿党委书记赵玉珠表示:“鲍店煤矿建成投产35年的厚重历史,积淀了优秀的文化基因。历届领导班子坚持把企业文化作为矿井发展的根本,从建矿初期的‘团结奋进,争创一流’鲍店口号,到快速发展期的‘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鲍店精神,再到2018年科学确立的‘创造一流、锻造品牌,共建和美鲍店;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共享温情家园’鲍店愿景,都可以感受到鲍店人‘忠诚+担当’‘智慧+汗水’‘公平+清正’的理念追求,也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鲍店人奋勇向前、无私奉献。”
【解读】心手相连,暖心让我们成为一家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岁月轮转,在鲍店矿暖心志愿服务活动走过的六年时间里,志愿者与帮扶者早已心手相连,成为彼此的温暖牵挂。
我们看到,曾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受助者在暖心志愿者润物细无声的点滴关爱中,主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和邻居一块遛弯锻炼身体,矿上有暖心服务活动,他(她)们都会前去参加并力所能力地帮助他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与被爱在这里都与幸福相连。
春花秋实,花开锦绣,一抹六年暖心红,从星星点点到朝霞满天,传递出爱的温情,绵延不止,源源不断。
【解读】在暖心行动中,党员志愿者们伴着党旗红、暖心红,活跃在职工群众需要的地方。
从本部到驻外,哪里有暖心活动,哪里就有党员志愿者的身影。
他(她)们除了带头服务奉献,还做好示范、当好模范,从某种角度来看,他(她)们兼具党员和志愿者双重身份,相应担起了双份的义务和责任。
他(她)们既是本职工作的业务骨干,又是党员志愿者的带头人,在暖心志愿服务中发挥着1>N的领头雁作用。
在鲍店煤矿,每名党员在活动中带领一个帮扶小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到社区、家庭中,通过一项项贴心服务,汇聚“微力量”,传递“正能量”。
——党员“红色细胞”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暖心志愿服务的一次次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解读】小到提一次热水、交一次水电费、送一盘南瓜饼再到维修一次暖气管道,一次次不厌其烦、一次次热情相助……
只要受助者赵德文一个电话,立即调动所有资源,任何事情都在第一时间协调落实,尽我们所能以最快捷最有效的缓解他的每一次求助。慢慢的,“赵大哥”成了单晶晶帮扶小组所有人心中共同的牵挂,由原来的“临时家人”,渐渐的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彼此挂牵。
在鲍店煤矿,像单晶晶帮扶小组这样的团队和志愿者还有很多,他(她)们如点点星光,散布在矿区的各个角落。
一张小方桌,一身身暖心红,忙忙又碌碌,一双双手让这时光有了温度。
【解读】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
暖心鲍店志愿者们在帮扶道路上,默默坚守了六年。
回望来路,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恰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谱写出最美的乐章。
六年的星星点点,汇聚成爱的阳光。
“一米”的距离不长,却照亮了赵德文的人生,正如这位长期受助者感慨的那样——
“他们就是我的眼。”
【解读】一抹暖心红,带给大家的是互帮互助、友情关爱的如春温情,留给人们的是倾力奉献、暖心帮助的融融情意。
那些帮过的人、做过的事、流淌的善、传播的爱,都化作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内部和外界,通向美好精彩的未来。
一路同行,播洒温情。
和美鲍店六年暖心志愿服务之路,铺满了“暖心红”,带给帮扶家庭缕缕温情和暖意,也是向社会各界传递正能量、展示矿区品牌形象的公益之路。
走在六年和美鲍店暖心路上,我们一起照亮未来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