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姚秀文:以创新精神破局开路 用实干担当领航发展

作者: 姚秀文   发布日期: 2022年05月06日

“创新是企业家的标志”“企业家社会是德鲁克留给人类社会的一剂良药”。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人通读之后感触良多,总体来说主要有三点收获、三个体会和五项创新:

——三点收获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显著标志。在德鲁克看来,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企业家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他在书名中就夺目地将创新与企业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将创新定位为管理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较为系统地描述了企业家如何具备创新的素养。通读书中案例,我能够深刻感受到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如何成就了一批知名企业,联系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发展史,也认识到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才能带领企业百年长青。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具象实践。“企业家从事创新,创新是展示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从书中能够了解到,美国上世纪的前进主力,并非单纯是新发明和新创造所带领,更是被一批卓越的企业家和创新精神引领的。事实上,我们能够发现,许多历史悠久的企业仍然保有高度成功的企业家创新精神,这一概念的本质不在于企业的规模和历史,而在于是否开展一种特定的活动。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家,更应当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和自己工作中的一种正常、不间断的日常行为和实践。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体现。从20世纪的美国到21世纪的中国,从国外社会企业变革到国内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创新。纵观过去现在、国内国外,企业始终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中国企业家要想成为“领头雁”,要想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就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土化特点进行创新,就必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企业家精神”,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才能带领企业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在更高层次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三个体会

践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决不能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只会裹足不前,事争一流必须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企业要持续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就是企业家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德鲁克在书中指出“企业家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来源,寻找预示成功创新机会的变化和征兆”,从中可以看出,创新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来自与时俱进的思维更新与全身心的投入。今年能源集团上下大力开展“六比六争”活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比创新意识,在敢闯敢试上争一流。”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启发,只有首先在思想破冰中创新,才能于实际行动中奋进,才能运用好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分析解决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改制遇到的瓶颈难题。

践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必须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决不能贪大图快、盲目尝试。德鲁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务实管用的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但同时也提到了很多反面典型。在他看来,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不是对原有的一切“斩草除根”,而是以循序渐进方式,有目的有方向和有控制的实现目标。我们在企业发展中也应当坚持目的导向、为我所用,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近期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宝才在二季度安全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决不能脱离实际。”我们作为基层煤矿企业,更应该立足实际,深入一线,把会场搬到现场、把办公放在基层,走到离“炮火”最近的地方了解企业实情,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用对路的务实举措。

践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决不能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指出,传统观念错误地认为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是自然的、创造性的或自发性的,然而实际上企业家精神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创造性”的,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工作。这种脚踏实地体现在务实而不教条上,体现在立足实际而不好高骛远上,更体现在结果导向和过程管控上,这一点与两级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的要求不谋而合。今年两级公司要求必须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东滩煤矿作为本部主力矿井,更加应该发挥模范引领作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有闭环,以实际行动落实两级公司战略意图,以扎实业绩为两级公司跨越发展做出贡献,切实展现东滩人“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气神”。

——五项创新

2022年,是山东能源重组整合全面纵深推进、实现高质高效突破的重要一年,也是兖矿能源全面向国际一流、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引领示范企业迈进的关键一年,更是事关东滩煤矿再创新辉煌、谱写新篇章的特殊一年。面对发展重任,我们将瞄准创建“五个走在前列”矿井目标,在“新”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继续努力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聚焦观念创新,开对“勇敢闯”的方子。把开拓眼界、创新思维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结合矿井实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作用,大力开展“六比六争”活动,系统推进“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破除制约、弥补差距、守正创新、变革转型”大反思大讨论,深化“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主题教育,彻底改变干部职工惯性思维、直线思维、等靠要思维,力争在更高的坐标系中与智者共舞、与强者同行。聚焦学习创新,夯实“扎实做”的底子。把理论业务学习作为练就本领的根本途径,“结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笃行不怠。创新党委中心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大力开展“两本书”学习活动,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拓宽视野眼界、提升综合能力。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防冲实训基地等学习阵地作用,运用干部上讲堂、理论实操培训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四个培训”“六个反思”等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干部职工理论实操水平。聚焦机制创新,迈开“大胆干”的步子。探索创新国企党建工作模式,深推党委“双入双创”重点工作,严格党建工作责任考核,优化党支部品牌特色打造工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两化融合”建设,深化“13559”管理架构,优化精益思想培育和精益管理工具现场应用,加快市场化精益化管理深度融合步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推“31789”人才培养工程,加大管理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严格执行《优秀职工评选办法》,着力做到优秀人才优先使用、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推动人才梯队的质量、数量、层次、结构“四个优化升级”。聚焦科技创新,趟出“高效率”的路子。深入实施智慧矿山建设,秉持“科技强安、基础固安、素质保安”理念,持续向科技要生产力、向装备要生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与矿井发展深度融合。以创建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为契机,以“常态运行、务实管用、效果显著”为根本,瞄准“有人巡视、无人操作、远程干预”目标, 深化技术、装备、资金、人才“四个保障”,保证“八大专业”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全力构建“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安全生产新格局。聚焦载体创新,挑好“强保障”的担子。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型机关建设,创新运用“东滩监督365”微信平台、“第一种形态谈话室”、“清风学堂”等载体平台,以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向顽瘴痼疾开刀,以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落细。深化拓展“我为职工办实事活动”,优化完善“暖心工程+温馨家园”建设,打造“迎春花开·情暖东滩”爱心服务品牌,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全面地惠及全体职工群众。(作者系东滩煤矿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