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中汲取养分
在“比”中补齐短板
在“干”中争创一流
——题记
走进兴隆庄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陈列在路两旁的先进典型宣传栏。一路走过,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纷纷彰显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把标尺、一张对外宣传名片。该矿坚持把典型培养选树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标杆,用可感可亲的鲜活榜样、可学可做的典型事迹、可追可及的先模精神,让职工群众在“学”中汲取养分,在“比”中补齐短板,在“干”中争创一流,切实把学习典型、崇尚典型、争当典型的热情,转化为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的生动实践。
“阵地建设是宣传的基础,有了阵地,宣传才有发挥的空间和载体,群众才有学习和提升的途径。”
兴隆庄矿党委高度重视宣传阵地建设,将其作为宣传典型事迹,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载体,对宣传资源统一调度、宣传主题统一策划,用好“一站一网一微一屏”融媒体宣传阵地,用活“一条街一长廊一广场一条线一基地”“五个一”宣传平台,用精微视频、微故事、微电影等方式,采取座谈会、演讲、征文、文艺创作等形式,做到典型宣传“长流水不断线”。
先模墙、劳模墙交相呼应,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美好兴隆人”“身边”“星榜”等专栏,矿区交通要道增设“美好殿堂·荣耀兴隆”电子屏,不定期制作先进典型宣传海报进行播发,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王小波、兖矿能源十大杰出青年秦钦、坚持无偿捐献“熊猫血”十多年的李迎春等纷纷上屏,成为广大职工认识典型、学习典型的重要窗口。
“典型选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新时代的典型更多的是凡人善事所迸发出的感人故事,要抓好切入点,让新时代的典型、新时代的榜样充分激发紧跟时代的正能量。”
该矿高度重视把握先进典型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点,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典型,就选树宣传什么样的典型。成立典型选树专题宣传组,深入挖掘典型的时代契合点、闪光点,认真审查典型发生背景,从小切口入手,精准挖掘典型背后感人画面或故事,把典型的实绩、故事相融合,用老百姓看得懂、听得见的文字、声音表达出来,让“小人物”绽放更多光彩,典型事迹真正深入人心。
近年来,该矿编辑出版《美好兴隆故事》《兴隆工匠》《自豪吧,班组长!》等7部典型书籍;拍摄《榜样的力量》《杨班长的一天》等16部典型专题片;孙东会父子三人在采掘一线传承奋斗的故事、陈迎春收养孤残儿童的凡人善举被编排成《一门仨班长,上阵父子兵》《妈妈》等文艺作品在班组长节、职工节期间搬上舞台,公司内外知名媒体联动报道,让先进典型唱得亮、传得远、留得住。
“学习身边典型,不能止于诚心正意的敬仰,更要有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动。”
该矿以典型开路、先锋引路,在共建美好、传承创新的历程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安全生产、技能创新、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模范带动作用,全力推动美好兴隆品牌提档升级。“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源源不断地为矿井输送技术骨干和技能人才,实现从“大国工匠1人做贡献”到“1+1工匠群贡献”;综采一区大学生班组的事迹一经推出,带领采掘一线区队纷纷组建高素质攻坚团队,不少毕业生积极主动到一线、到井下,奉献青春智慧和才华;勇救落水青年的王磊、刘玉廷、义务照顾患病工友的张梅、牟秀萍、身患绝症毅然签署遗体捐献的刘开清……
攻坚克难的典型群体在转型发展中集中发力,拼搏进取的典型人物在高质量发展中效力升级,“美好系列”典型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构筑道德高地,“美好”精神得以传承,“美好”道德不断彰显,筑立起一座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成就一流的现代化“四型”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