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两珍惜、两保持”主题征文】浅谈纪检工作如何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 兖矿能源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15日   来源: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同时也对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当前,结合“两珍惜、两保持”形势任务教育,作为纪检人员,更应该拿出“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使命担当,保持清醒头脑,履职履责。我认为纪检工作在充分把握为党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首先要具备自检自纠的能力,梳理好监督执纪问责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才能够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把握督与教的深度,形成监督合力

工作中常用“形成监督合力”这个句子,那么合力是指什么?个人认为,从纪检工作的层面来说,监督或督导是立足于党的领导,依据《党章》和党的纪律对组织内部进行监督,也就是常说的党内监督。工作中常说的教育督导其实是一种行政监督,它的定义更加广泛,面向司法机关、社会团体等等,两者服务的对象不同,但教育的主张和目标是大致相同的,都是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的一种方式,那么监督的“合力”应是如此。

监督与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外部层面:作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教育是纪检部门每年必抓的重点工作,廉政教育会、廉洁微电影、廉洁好家风活动等,教育载体十分丰富,企业内部政治生态趋于平稳。第二个是内部层面:在山东能源召开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会议上,刘元朝书记强调开展教育整顿是当前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兖矿能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靳家浩书记强调要聚焦“抓基层、打基础、练基本功”,在一季度创新开展了纪检队伍素质提升季活动,把全面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摆在了首位,同时,对于年轻干部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等问题,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这说明要干好纪检工作,既要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完善,也要抓好外部监督和教育督导,促使监督职责与教育同向发力,协同推进党性党风、作风建设、廉洁教育等各项工作,形成监督合力,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形成企业风清气正“培根育人”的生态环境。

二、把握纪与规的尺度,加强源头治理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这句话,作为党员来说并不陌生,什么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可以理解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的前面,换句更好理解的话就好比“红线”“高压线”,目的是防止党员干部越过法纪底线,越陷越深,犯更加严重的错误,也就是纪检工作常说的全面从严治党的“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纪”在“法”前的意思。

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根本职责。“监督执纪”是对纪委职责的概括,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执纪监督”主要是相对于执纪审查、案件审理而言的,可以说执纪监督是监督执纪的一部分。执纪作为纪委履职的重要手段,以纪律为尺,判别党员干部的行为,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有错即纠、违纪即查,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这是我所理解的“纪”。

《党章》第四十六条提到: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对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受理处置党员群众检举举报,开展谈话提醒、约谈函询等,到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内核,都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清晰明确的理想信念、工作职责等,使其能自觉地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好比立“家规”,把严明纪律贯穿于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中,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使纪律规矩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从源头做好防范,这是我所理解的“规”。

三、把握问与责的力度,激发担当意识

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凝练出“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权责一致、错责相当;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集体决定、分清责任” 这六项原则。其中“严管和厚爱结合”“治病救人”这两处,充分体现了党对问责的价值导向和管党治党的职责决心。

“严管和厚爱结合”,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在《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广大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重申“三个区分开来”原则,要求坚持容纠并举;《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要求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 可见问责的定义在延伸、拓宽,所谓“严管和厚爱结合”,就是要用严格的规范制度正面引导教育干部,让干部轻装上阵,敢于创新开展工作。换句话说,当干部的工作出发点是对的,立场是对的,但方式不对,在法规制度上给予改正的机会;取得好的成效,在政治上给予一定的激励、工作和心理上给予支持帮助,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什么是“治病救人”?我理解的是问责工作好比“对症下药”,症状、病因判断准确了,才能“开方治病”。干部做错了事,什么性质,什么程度,什么情节,要综合分析判断,对应当问责的必须严肃问责,这是“对症”;根据干部所犯的错误进行教育、处罚、给予机会进行改正,这是“治病”。问责的价值就在于让被处罚对象在自觉接受惩罚同时也能自觉接受教育,敲响警钟,不越红线,避免重蹈覆辙;同样要求纪检工作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的责任,激发责任和担当意识,共同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在党的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对国有企业纪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纪检队伍要敢于刀刃向内进行内部教育整顿,要敢于标本兼治,刮骨疗毒,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同我所理解的把握好监督执纪问责的“深度、尺度、力度”是相通的,要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以实干实绩,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兴隆庄煤矿纪委综合科 赵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