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辉煌·智造创未来”。6月13—15日,兖矿能源2023年下半年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成果表彰会暨首届劳模(工匠)论坛和全员创新创效成果展成功举办。兴隆庄煤矿作为参展单位之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历时30多天通过前期策划、组织收集、材料选用到设计校正、定稿成型,广泛发动各专业创新达人参与全程。自移式转载皮带机、扩安一体化模型、立井煤仓可视化检查装置等28项创新成果亮相《智慧驱动创新兴隆》成果展区,吸引公司兄弟单位技能大咖驻足学习交流。
“气动自移式转载皮带机,我们的设计目的主要解决在T字巷道内掘进作业单轨吊运料和行人问题,设备启动后可以使运输的物料能够有足够的过料空间,大大的减少了人力和运输时间。”
“我们的扩安一体化、单轨吊无线调度指挥信号装置等展品,都是紧紧围绕当前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要求进行改进创新的,目前已经在全矿进行了推广应用,实现减人提效的发展目标。”大国工匠高兴亮现场为前来参观人员介绍成果运用情况。
参展期间,兴隆庄煤矿组织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各专业技术骨干现场参观全员创新创效成果展,对照自身专业及岗位实际,深入交流学习。
“创新成果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我们要对标找差,提升自身技能,持续催生更加实用实效的创新成果,提高生产效率。”1500余平方米,29个展区,集中展示了公司劳模工匠创新成果、职工优秀技术创新及职工“五小”活动成果、一线巾帼工匠创新成果等内容,大家深深感受到了“要像抓安全生产一样,把‘人才培养和创新创效’作为企业生命工程”的深刻内涵。
“模拟监控设备甲烷超限以后,闭锁工作面巷道的效果,通过利用开关电源来控制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代替馈电开关的工作状态,并且有电流电压显示。整个作品演示流程贴合工作实际,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要求,比较直观的展示出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其实很多创新项目就在身边,需要去总结提炼加以优化,会更好的应用到工作当中。”
在公司鄂尔多斯能化展区,兴隆庄煤矿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秦钦与营盘壕煤矿工作人员房振深入交流探讨由他们带来的《安全监控系统甲烷超限模拟断电装置》创新成果,通过交流双方各有启发,受益颇深。
大国工匠郭金陵来到南屯煤矿展厅,仔细观摩《单轨吊防撞风门防托底保护装置》,虽然跟自身机电专业不同,但这一创新是对单轨吊在控制上进行的改造创新,创新成果通过简单的设计改造,解决了单轨吊在运输工作时托底、碰到风门的情况,避免了导致机车损坏变形、破坏风门等设施。
“这项成果运用真心不错!我认为用在其他机电设备的升级改造中,应该也是可行的,这将会是一个新的课题。”郭金陵笑着与身边同事交流说。
“兖矿能源2024年全员创新创效成果展热烈隆重、紧张有序,这是一场展示职工创新成果的盛宴,近千名创新项目带头人及成员用自己的成果,向公司全面汇报了安全生产实践中的丰硕成果。”
“你参观了吗?济三煤矿侯师傅展示的《Al采煤机人工智能语音电控系统的研发》创新成果,能够解放现场操作人员的双手,在安全距离进行操作,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他展厅关于采煤方面的革新创造,也很让人深受启发,为咱们在今后工作中创新创效指明了方向,也学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在参观结束回单位的路上,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谢春清、创新先进工作者孙迎辉、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冯衍刚还在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参观学习心得。
“拓宽了思路,学到了东西……”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利用工作室技术及硬件设施的优势,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抓好创新和培训工作,做好传帮带工作,引导青年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学习新知识、熟悉新工艺、掌握新技能、胜任新装备,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攻克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难题,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