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方寸之间的“古齐道客” ——记书法篆刻大师兴隆庄煤矿职工李合勋

作者: 岳蒙 王冰   发布日期: 2021年09月14日   来源: 兖州煤业


近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书法展(煤矿篇)——“党的光辉照矿山”——全国煤矿书法作品展中,兴隆庄矿职工李合勋成功入选优秀作品,代表山能集团参展。这个不陌生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大家眼前,他就是该矿书法篆刻大师——“古齐道客”李合勋。

李合勋,山东淄博人,这也正是称之为“古齐道客”的原因。自年轻时,他就酷爱书法写字。在参加工作初期,单位的工友领料、发放物资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手章,于是他对刻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帮助工友们刻名章开始练起,靠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他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勤学苦练,日积月累。当时受到材料等问题的阻力,买不到专门刻章的青田石,他就去找密度较大的青砖、木头代替;买不到刻章用的刻刀,他就自己打磨制作;买不到专门的工具书,他就从报刊上剪印花,收集成报贴,自己反复临摹练习。期间的过程是艰辛的,但这给了他足够打基础的时间。



“在一次偶然机会,经人指点介绍,我认识了自己的老师段玉鹏先生,在他的指导下,走上了真正意义的篆刻之路。”李合勋回忆说,“从一个门外汉,到现在的这些小成就,我比旁人多出的,只有刻苦和坚持,就是卯着这样一股拼劲,我才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让李合勋的书法、篆刻水平直线上升。“先是在纸上写着练,看着满意之后,再从石头上刻,慢慢雕琢。当时每天都要练三四个小时以上。”



书法与篆刻的学习和进步,是一个厚积薄发、不断积累的过程,不仅需要先天的悟性,更需要后天的努力。李合勋的天赋自然是好的,然而其书法造诣更得益于多年来的勤学苦练。他从秦篆开始入手,从写到刻,书篆一体,齐头并进。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他既注重学习外在的笔法章法,更注重提升自己内在的品质品德,于笔墨章法的“外功”和人文涵养的“内功”双管齐下



这些年,李合勋在书法篆刻上的造诣越来越高。他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应用于服务矿井和美好兴隆建设上,还注重书法篆刻艺术的传承工作,让更多人去认识和感受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他成立了自己的书法篆刻工作室,担任老年大学的书法篆刻教师,还创办了美好兴隆书画篆刻协会,协会成员已发展至60余人。多年来,在矿井各项活动中,李合勋多次组织书画篆刻协会会员为全矿一线职工书写安全字画,参加“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让文化入心,让书法进家”慰问活动。春节期间,现场写春联、送福字共计160余套。在安全生产月中,组织会员为井下职工送字画200余幅,为他们送去安全嘱托。疫情期间,李合勋应邀为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刻印,并加入山东省文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书法显文秀,刀章刻人生。现如今,李合勋已成为济宁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东鲁印社副社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他的篆刻作品也因其精细、秀雅的风格发表于《篆刻》《书法》《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报刊,并多次代表山能集团在全国煤矿职工书法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