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 打造调度尖兵
——题 记
“你好,调度信息中心,请讲……”在杨村煤矿调度信息中心,值班调度员正忙而不乱地接听电话、发出指令,每天几百条指令发向全矿各个工作地点,也让这里成了保障安全生产的“最强大脑”。
今年,该调度信息中心在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评比中连续拔得头筹,并以95.85分的优异成绩并列专业抽考第一名。近日,笔者走进调度信息中心,探访“最强大脑”连连夺冠的背后故事。
“点单”式工作提标准
“夜班工作量已填写,零点的产量调度台账已完成,产运(销)存情况日报表已报送公司……”,在调度台前,值班调度员满永民、袁希正以“手指口述”的方式对当班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最后确认,为交接工作做准备。
调度工作量大、繁杂琐碎,为保障固定任务无缝衔接、临时任务有效沟通,他们创新采用“手指口述”点单工作法,把调度任务细化为6项流程35项内容,针对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由当班的主台、副台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为补充,按点、按单逐一填写,共同检查确认,以签字的形式确保工作无漏项、无缺项。
“‘点单工作法’不仅改变了调度员时刻想、时刻记的传统工作方式,更能保障事事有着落、条条有回音、项项有记录,降低了职工的脑力劳动强度,保障信息及时性、准确性。”该矿调度信息中心主任李沙说。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推行“一法四制度”工作模式,通过“一日一早会、一件一确认、一日一公示、一周一通报”的方式,做好工作交接、任务部署、查缺补漏等工作。实行管理人员 “坐台”制度,调度主任以普通调度员身份负责一天的生产调度,更好地保障上情下达,进一步掌握基层基础信息,为科学合理调度提供保障。
“实战”型练兵强本领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昨天矿井全天生产情况,要掌握有无影响生产的、有无需要继续跟踪落实的,还要了解各单位的工作计划。”技术员韩腾早早地来到调度厅,作为今天的“轮值主任”,他仔细翻阅着各种值班记录台账。
为了提升调度人员的综合管理及协调能力,打造调度尖兵,他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制定“轮值主任”制度,科室人员轮流担任“轮值主任”,轮值时间为1天,轮值期间,全面负责调度指挥工作,以实战的方式锻炼调度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从“要我参与管理”到“我要参与管理”和“你决定我干”到“我决定一起干”的转变。
“现在下班后会时时关注井下生产状态和调度生产情况,主动学习应急事件处置方法,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通过“轮值”锻炼,大家最大的感受是责任心增强了,协调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升了,整个调度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越来越强。
“多样”化学习提能力
“运搬工区值班人员请注意,现综采工区急需支护材料4车,已在副井北口装车完毕,14:00请优先安排入井,保障第一时间送到北三煤底车场,并按时做好交接汇报。”调度员周雷正在下达调度命令。
上岗不久的周雷,通过单位的“多样化”业务培训,已能够熟练掌握处置程序、汇报程序、注意事项、处置要点等工作要领,做到反应迅速、思路清晰、指令准确、调度及时。
据了解,由于工作变动和岗位调整,调度员的人数比去年减少40%,其中新上岗人数占50%,“人减标准不减,人少素质不降”是该单位打造“最强大脑”第一原则,他们开展“多样化”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全员业务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
“很多人认为,调度员就是接接电话,传达一下命令,其实调度员像个杂家,对通风、提升、供电、供水等系统要了如指掌,只有业务知识过硬,协调沟通才够快,平衡调度才够准,才能真正充分发挥监督、指挥、调度的‘指挥部’职能。”李沙说。
他们始终把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作为“强脑健脑”的先手棋,以“每周一学、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学习方式,对调度、采煤、掘进、运输等专业知识进行“情景式”学习,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调度人员经常深入井下现场,把学习阵地搬到一线,做到学习日常化、制度化、专业化、灵活化,以专业的知识保障调度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举办公文写作培训班,保证公文处理格式规范、内容准确、快捷有效。
“这次考试我选了5分值的题,下次要挑战9分的。”调度员张成雯说。为提高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值必答、趣味抢答、PPT现场演示提问等形式,增加学习趣味性、挑战性,考试结果与工资绩效挂钩,激发职工“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