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识 有技术 有胆识 有能力
——题 记
济三煤矿刁新文技能大师工作室,由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金蓝领”技能型人才、兖矿能源技能人才刁新文领衔。工作室成立7年来,立足于洗选生产,主动破解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深入开展创新活动,为确保机电安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18年工作室荣获“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
创新驱动 做优化创效的“领航员”
需求是创新的源动力。针对煤矿储存仓精准测量这一问题,今年一季度,工作室集思广益、攻关研讨、现场实践,优化多处现场流程,设计制作了智能煤仓测量系统——智能煤仓测量仪,利用编码器经过PLC编程自动测量仓储高度或者自动换算成仓储储量,
利用光缆通过PLC连接测量设备和电脑,并利用无线传输技术,最终实现远程自动控制和人机互动。项目的成功,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优化了用工人数,每年可节约用工成本65.7万元。2021年以来,创新工作室完成的9项课题立项,共节支降耗100余万元。
为打造优化洗选专业生产的“智囊团”,工作室吸纳各层级优秀人才,把有知识、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主动破解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近年来先后工作室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获得专利11项、发表论文10篇,创新成果90余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约500余万元。
人才驱动 做先进知识的“传递员”
作为洗选专业名师汇集的大舞台,工作室制定详细职工培训及岗位练兵计划,提高技能水平,不断促进职工成长成才。
在青年操作人员培训方面,工作室对近几年入职职工和青年技术员“量身打造”培训方案,建立专业技术业务知识学习制度,加快职工成长。
新分配大学生黄俊杰、张朕二人来矿之初只有理论基础,没有实践经验,实际工作中非常吃力,对于前途十分迷茫,甚至一度萌生辞职的念头。为使他们能够尽快成长,工作室积极发挥平台优势,与工作室成员殷亮、仇锦龙分别签订了师徒合同。制定重点培养计划,经过一年的导师带徒,二人成长很快,工作热情持续高涨,都已达到预定目标。
日常培养中,工作室利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分专业、工种开展理论知识培训,按照专业规划、系统学的原则,分专业开展理论知识培训,采取视频教学、“职工学,师傅教,工作室考”、每日一题、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等形式,抓两头带中间,奖优罚劣,推动技能人才素质提升。
同时,深化导师带徒活动。由区队择优选出技术人员为导师,签订导师带徒合同,进行一对一培养。师徒合同期满,根据导师带徒合同管理办法,对导师、徒弟进行考核,按规定给予奖罚兑现。
竞赛驱动 做真操实练的“教练员”
紧抓公司技能竞赛契机,工作室领衔制定练兵计划,大力开展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科技成果评选等活动,为职工提供展示技能水平的平台,为高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达到以练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使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
通过积极推荐业务拔尖人才参加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使技能人才能够在更广阔的职业舞台上展示风采,提高职工参与技能提升学习的热情。
2021年,工作室参加公司技术比武活动,成立了以工作室成员刁新文、王成然为导师的培训班,通过师徒密切配合,辛勤努力,袁培胜、刘旭东、白福荣分别取得矿技术比武活动地面电工技术比武前三名,朱建忠、王梅分别取得浮选司机技术比武前两名,朱建忠还取得兖矿能源技术比武第二名的好成绩。
目标驱动 做优化技能的“指导员”
工作室始终坚持对标学习促提升,开展纵横向对标学习,内部专业之间对标学习,外部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提升专业技能人才素质。
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为指导工作室成员和职工群众提升业务技能,工作室成员王成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勤奋的工作,不仅取得了维修电工上岗证,而且还取得了机修工上岗证,成为选煤厂“双证第一人”。同时,他还自费购买了机械制图、重介洗选工艺、维修电工理论等专业书籍,把过去娱乐的业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先后取得机修工高级工职称、维修电工技师职称,成为选煤厂“双岗双证双职称”第一人,在全国青工赛技能比武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截至目前,工作室取得技师技能资格8人,取得高级技师技能资格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