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东滩煤矿:下好创新引领“先手棋” 吹响干事创业“冲锋号”

作者: 马芳 郭炳驰 陈勇   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16日

大众创新 全员创效

——题 记

东滩煤矿紧跟两级公司创新企业创建活动步伐,着力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环境,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各类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全矿上下掀起了“大众创新、全员创效”的热潮。

解放思想增活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该矿大力解放思想,冲破旧观念束缚,选准载体,创新方法,通过定期开展形势任务宣讲、分层次组织“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破除制约、弥补差距、守正创新、变革转型”大反思大讨论,制定“六比六争”实施意见,召开专题启动会,全员制定“比争规划书”。在矿内树立“穷则变,变则通”的创新观念,用职工观念的转变来撬动创新发展的活力。

同时,该矿在“四大”融媒平台开辟专栏,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层层比争、层层提升。注重捕捉每一阶段基层单位、班组和个人转观念转变,用报告会、班组交流等形式进行典型推广,引导职工把创新创效的理念融入本职岗位。

伴随着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该矿还在第十三届科技大会暨年度表彰大会上,表彰科技进步成果奖42项、技术革新奖28项、优秀学术论文37篇,评选科技创新先进单位10个、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20名,让优秀职工有面子,得票子,在矿内营造了鼓励创新、表彰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制度保障护热情

好制度要“于法周延、于事有效”。该矿成立以矿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新创效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实施《关于持续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实施意见》《自主改善提案自主改善课题管理办法》《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及考评管理办法》等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办法,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纵到底横到边的创新管理考评机制。

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创新热情,该矿强化资金刚性投入,设立全员创新专项经费。每年划拨100万用于全员创新工作。统筹规划科技项目立项,优化完善投入保障、评价考核、激励分配、效果追踪等机制,创新“揭榜挂帅”模式,集中攻克一批技术瓶颈和“卡脖子”技术难题。

2021年以来,该矿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征集群众性创新创效科技成果、小改小革200余项;发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术学术论文23篇;申报上级科技奖12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奖4项,中国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1项,淮海科技创新奖1项。

人才培养挖潜能

人才强则企业强,人才兴则企业兴。该矿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定向培养、挂职锻炼、优化管理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方式,深入挖掘人才创新创效潜能。

该矿持续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培养,认真落实“三通道”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选拔、激励、评价的良性运行机制,搭建管理、技术、技能职业发展平台,拓宽各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该矿高度重视新入职大学生培养锻炼,坚持见习指导、导师带徒、述职答辩等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快速成长。该矿常态化开展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分专业组织群众性劳动技能竞赛,在“比学赶超”中全方位锻炼队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目前,该矿拥有高级工以上人员1104人,技师及高级技师283人,涌现出“全省煤矿综采司机技术状元”“齐鲁工匠”“兖矿工匠之星”等优秀技术技能人才100余名。2022年,4人晋升兖矿能源中层管理岗位,2人聘任井下区队主管工程师,20人晋升副科级及以上岗位,其中“90”后6人。

打造平台创效能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质平台的打造。为了改善职工的学习环境,该矿全面优化升级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建成建筑面积870多平方米,集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技能实训、学习交流、成果展示“六位一体”的实用型、综合型、模块化的人才锻造提升基地。并不断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功能区域日常管理运行责任,使基地逐步成为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共同的创新研发空间和跨专业协作平台。2022年该矿常态化组织学习培训,举办“劳模大讲堂”75期、拍摄制作教学视频21期,培训技术骨干568人。

不仅如此,该矿还依托创新工作室扎实开展“1+N”导师带徒活动,对技术创新潜质职工进行目标化培养,实行师徒双向奖励机制,着力培养技术熟练、素质过硬的岗位能手。

为进一步发挥创新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该矿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小改小革、自主改善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定期组织评选评比,公开表彰奖励,在2022年上半年兖矿能源小改小革评比活动中,该矿荣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成为矿处单位获奖个数、奖励金额最多的单位。陈国华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山东能源示范化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梁军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