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全 保质量 保任务
——题 记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细胞活则肌体壮”。为有效提升班组安全生产自驱管理能力,金鸡滩煤矿扎实推进精益管理,不断完善班组管理制度,创新“三位一体”班组管理模式,全面激活班组建设“细胞”,筑牢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根基”。
激发职工内生动力促发展
职工队伍素能决定企业发展成效。金鸡滩煤矿持续深化“六好”区队和“五型”班组、自主管理区队、班组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该矿创新安全教育培训形式,设立区队讲堂、班组“小课堂”,由班组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主讲,不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优秀人才、技能专家“传、帮、带”作用,开展“导师带徒”“双导师”活动,组织签订师徒协议92份。深入开展岗位比武、全员“大练兵”等系列活动,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技术过硬、善于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稳步提升。组织优秀班组长、技术骨干等人员共计10批120人次,到周边国家能源、中煤等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邀请美国久益、德国卡特彼勒等厂家技术人员到矿授课11次130余人次参加培训。强化班组创新管理,成立了连采工区“众创”、机运“供电先锋”、煤炭发运中心“黑金”等创新9个工作室,骨干成员达到了120多人,形成了“班组创新、大众创效”的浓厚氛围。同时,该矿充分发挥班组职工聪明才智,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评选活动,2022年,共评选表彰小改小革17项,合理化建议8项,有5项成果在兖矿能源获奖,累计奖励9.19万元,推进了班组创新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
强化安全自主管理筑根基
安全生产的关键在现场,重点在班组。只有加强班组现场管理,将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才能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该矿积极强化班组安全生产主体地位,发挥班组长对现场安全生产指挥、协调、监督把关作用,严格落实班前班后会、现场交接班等制度,规范职工作业行为。持续强化现场管理,坚持“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的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并与记分挂钩,奖优罚劣。班组实行“AB角”工作制,休班不空岗;班组与班组之间,工序与工序之间,加强沟通,协助配合,区队班组之间互创有利条件。制定下发《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办法》,对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及各系统的全部进行网格化分工,建立“点、格、网、系”为单元的“网格式”班组包保管理体系,确保班组管理无遗漏、全覆盖。推广标准化流程作业,认真落实“一表一卡一手册”制度,将采掘、机运、通防、防治水等共54个专业岗位的做成“提示卡”,严格安全确认制度,确保职工按照标准化流程作业。认真梳理班前会召开步骤和标准要求,形成“一准备、二点名、三排查、四学习、五上岗”五步流程,矿每月组织区队班组值班评比,不断提高班前会质量,筑牢了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按照“结硬寨、打呆仗”的要求,大力开展“六好”区队、“五型”班组,典型示范自主管理区队、班组创建,建设“刚班子”,打造“铁队伍”。
创新实施“三个工程”保安全
队伍强不强、关键看头羊。班组长素质的高低,是班组安全生产的关键,通过规范班组长各项机制,选优配强班组长,实施“三个工程”,发挥了“兵头将尾”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头雁工程”。树立正确班组长选拔用人导向,2022年金鸡滩煤矿对6个“六好”区队、20个“五型”班组、6名优秀区队长和20名优秀班组长予以表彰奖励。制定班组长培养、选聘、考核、使用机制,对符合班组长条件的优秀生产骨干经过区队推荐、资格审查、结果公示等环节,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目前已建立185人的后备班组长人才库,其中正班长后备人才库50名;副班长后备人才库79名;大学生后备班组长人才库56名。实施“赛马工程”。坚持“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每年进行班组长公开竞聘,使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人才通过选举走上班组长岗位;实行班组长聘期制管理,在素质准入制度基础上,制定班组长解聘条件和程序,对于不称职的人员按照程序解聘班组长职务。在选人用人方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拘一格,将优秀的班组长提拔到管理岗位。实施“提升工程”。积极推进班组自主组阁,将班组内的选人用人权给班组,制定《班组自主组阁实施方案》,让职工们选自己满意的班长。2022年,经过单位推荐、民主选举、部门监督、结果公示等环节,选聘班组长106名,通过班组自主组阁产生41个班组。实行“自主组阁、双向选择”,全面调动职工保安全、保质量、保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