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培训力度 提升业务素质
——题 记
为进一步提升全矿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金鸡滩煤矿结合在矿职工大多矿上居住的实际,利用业余时间,邀请各专业技术人员举办机电环保、应急知识、矿井防治水等各类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大学习教育培训的力度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文化水平与业务素质能力。
设置专业大课堂,让职工学有途径。为切实加强对职工进行技能、技术培训工作,金鸡滩煤矿制定印发《强化业余时间学习提升全员整体素质培训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下班时间,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准备课件讲授专业知识,进一步明确组织强化学习培训的总体要求、重点内容、组织实施。要求各专业科室高度重视,研究制定本专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确保要求内容培训到位。各区队要充分考虑人员岗位特点和班次实际,按通知要求派员参加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参与率、应知应会达标率。充分利用好山能E学、中安云等网络培训平台,广泛开展从业人员安全大培训,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等。采取灵活多变、“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抓实“四个培训”、总工程师大讲堂、干部上讲台等活动,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技术技能。
创建劳模工作室,让职工练有场所。严格落实“三通道”政策,科学制定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和井下工人培养计划,切实选好领头人,带动一大片,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组织技术骨干和优秀技能人才等共36人作为工作组成员,分为机电、运输、采煤等5个组,确立综采工作面变频控制、皮带系统改造等6项课题。成立“马磊创新工作室”“众创创新工作室”“黑金创新工作室”等8个创新工作室,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充分利用“我讲你听”“导师带徒”等方式,切实抓好职工技能、技术教育培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立足工会所能、围绕发展所需、聚焦职工所盼,持久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深化“六好”区队、“五型”班组建设,扎实开展值班评比,夯实安全基础。
建立暖心读书角,让职工看有资料。为切实营造“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该矿在职工宿舍楼、联建楼、选煤楼等地建立了“暖心读书角”5处,配备了党的建设理论、煤矿安全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心理学等20000余册书籍。“读书角”实行菜单式服务,职工想看什么书,可登记在册,定期进行更新,并长期为全矿职工免费开放,可供大家随时借阅,鼓励职工加强自我业务技能学习。矿工会为职工发放了学习记录本,经常性组织开展“读书笔记展播”“读书心得分享会”等活动,对于好的进行奖励,激发职工学习的主动性。严格按照“以考促学、以学保用”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试,切实做到提升全员素质,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方便了职工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创新评选新机制,让职工展有平台。坚持科技创新与小改小革相结合,建立“3453”的群众创新体系,修订完善《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评选办法》,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考核奖惩。形成了按月收集、按季评比的常态化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累计申报60项小改小革,33项合理化建议,表彰20项小改小革,11项合理化建议,8个优秀组织单位。其中2项小改小革分别评为兖矿能源二等奖和三等奖,2项合理化建议评为兖矿能源三等奖。强化科技创新,职工参与的沙漠绿洲区不同煤厚采动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及生态水位响应研究,获得2022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充分发挥薪酬调控的杠杆激励作用,制定完全市场化工资分配办法,向生产一线和苦脏累险重点岗位倾斜的原则,以定额作为价格结算的依据,以定岗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矿井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