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年,也是兖矿能源加快战略转型、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突破年,更是矿井踔厉奋发实施“五个年”活动的首战之年。作为安全监察处党支部书记兼机运科科长,深感责任重大。新的形势下,需要深入调研、主动作为、创新创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确保矿井顺利实现安全生产年。
一、设立章程标准 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
(一)组织生活常态化。一是用“严”的标准保质量。从严落实制度,严格按照标准步骤和规定程序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仪式感和神圣感。二是用“活”的形式保参与。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适应党员多样化需求,开展“创意”组织生活,探索创建网上组织生活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三是用“常”的惯性保长效。通过鼓励讲党课、开展岗位练兵、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个体自觉,形成集体效应,确保组织生活严肃认真、常态长效。
(二)党员管理精细化。一是做到理论学习有规划部署。既要对理论武装工作作出长期规划,又要按年度、季度、月度作出计划安排,同时把理论学习的具体任务融入日常工作中、细化到党员身上,使理论武装有计划、有步骤、有程序地得到落实。二是做到党员日常管理有依据规范。对党员的发展程序、阶段培训、党籍管理、激励关怀、作用发挥、权利保障、处分处置等一系列工作,都形成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三是做到理论武装效果可检验评估。通过学习积分、定期测试、随机抽检等方式,动态跟踪党员的理论学习情况,使党员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落到实处。
(三)党建作用高效化。一是通过开展“三铁三心筑本安”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保障安全生产上的引领带动作用,切实筑牢安全底线。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在作风上求真务实、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二是深化“一支部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工程,扎实开展“量化赋分、评星定级”、“党员身边无三违”、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强化党员考核评比,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引导党员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敢于承诺、勇于践诺,把生产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骨干,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问题导向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企业创新创效
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理念,坚持党建与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
(一)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防”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力度。推行绩效考核,划分党员责任区,包挂党员干部定期参加区队班前会,每月至少参加1 次包保区队安全日活动,了解安全动态,协调解决安全问题,做到班子党性强、会管理、廉洁奉公、职工信赖。
(二)强化安全监督考核。一是把党支部嵌入到安全监察组织中去,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安全监察工作中去,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问责。二是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力度,严把工程质量考核验收关,加强日常质量检查和定期验收评比,对工程质量低劣的坚决实行“零容忍”。三是扎实推进安全风险评估和双预控工作,完善安全风险实施细则,重点加大对科室安全风险评估的监督考核。四是规范安监员专盯、巡检划分标准,班组长、党员、骨干优先专盯采煤、安撤地点,从严落实监督检查责任,规范监督检查行为。
三、注重发展实效 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人才梯队建设,储备人才,重奖人才。注重从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同时努力使党员队伍成为最优秀的人力资源,推进“双优人才”工程建设,发挥双优优势,切实把工作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有效经验。二是发挥党员对职工群众的传帮带作用,让党员和职工结对子,组织学习竞赛、技能大赛等,构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三是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为员工提素搭建平台。注重精神、物质相结合,把员工的贡献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绑在一起。加大对先进员工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员工有荣誉感归属感。
(二)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坚持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了解职工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找到需要服务的职工,组织党员认领“微心愿”,力所能及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推广“意见留言板”“问题回音壁”“书记信箱”等做法,及时将各种矛盾和问题办结情况向广大职工反馈,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建立满意度评价制度,注重“以下评上”,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职工说,重点考核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服务成效等情况,让职工群众有真正的评价权。三是组织党员突击团队、创新团队等志愿团队走进基层单位,力所能及的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济二煤矿安全监察处 周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