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物流公司:跟着技能大师学本领 难题so easy

作者: 王丹丹  王柳  王家伟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28日

有人总结传统的职工技能培训方式,就一句话: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兵。意思大致是在调侃讲堂上的老师总还是那个老师,改变的只是来来往往一批批的学员罢了,面对这种多年不曾改变的固有传统模式,还有个词叫:没新意!

破旧立新 PASS“独角戏”

如何破“旧”立“新”,答好创新员工技能培训这道“考题”,是物流公司近几年来一直摸索着在走的路。该公司依托劳模大师创新工作室培训平台,不断挖掘学习培训新方法、新路径,以人人都是“大师”的理念,给每名培训学员登上三尺讲台的机会,受教者也是施教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大讲堂,沉浸式体验一下全新的“车轮式”培训吧。

“ZD6型转辙机故障,从结构上可分为电路故障和机械故障;从电路动作程序上可分为启动电路故障和表示电路故障;从故障现象上还可分为道岔不能启动、空转和无表示故障三种……”,摆满设备和工具的讲堂上年轻的入职大学生梁洪爽正在讲解故障操作。小伙子毫不怯场,细致的解说,严谨的操作,教起学来那叫一个像模像样,讲台下学员们奋笔疾书,记重点、写数值、划流程,来不及记录的,就干脆直接用手机进行拍摄,整个课堂学习氛围浓厚而热烈。“梁洪爽是有点故障处理小妙招的,我得好好学艺把它偷过来”,学员刘彪笔记上深深记下了一个字:细!

“菜单式选课、模块式组课”,物流公司积极鼓励每位“兼职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自主选择授课内容,教案、PPT、讲课方式主动权完全由老师自己掌握。课程结束后,梁洪爽第一时间向学员们征询意见,记录下自己的不足:“和大家分享在业务方面的心得和技巧,对我本身也是个促进,温故知新、取长补短吧!”

“大师讲堂”让每名职工都成为“老师”,都有学习交流、动手实践的机会,都能成为“学习讲师”和“业务大师”,完成从“灌输”式学习向“互动式”学习的转变,这才是“开放”式培训独有的最大魅力。

技能穿插 STOP“单一性”

“下面由我为大家讲讲光纤熔接机的使用:光纤熔接机主要由光纤对准系统、加热炉、压力结构、显微镜和控制器组成。该仪器通过将两根光纤的端面对齐并进行加热,使它们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这是第二位老师顾子祥选择的授课内容。

打断一下,上面小梁老师所讲的是铁路信号专业内容,而小顾老师却实打实在讲铁路通信专业知识,内容上看似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却是物流公司培训大讲堂探索创新的第二个点:积极鼓励职工在精通本岗位业务技能的基础上融入学习其它岗位的业务技能,为职工提供“精一岗、会两岗;学本岗、争通岗”的学习平台,全力打造和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当然最终效果也是杠杠的。

“今天的大讲堂课程内容很实用,不仅让我了解到转辙机故障处理整个过程中的许多小技巧,还跨专业了解了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收获不是一般的大,回去我得好好消化吸收,也得好好备课,明天是我的主场……”青年职工陈俊华对明天自己的授课也满是期待。

物流公司职工培训“大讲堂”还在开展体验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小组竞赛”和“个人比拼”,交叉融入立足实战,打破专业界限“抓阄”随机分组进行技术比武,因为要取小组成绩,成员们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这种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培训效果,一人讲变大家讲,作业现场也可是微讲堂,每个人都可展示自己的绝活、奇思的妙招,共同学习系统梳理,学员们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现场处理故障的能力都有显著而快速的提高。”工作室负责人付玉辰对创新培训方式取得的成效颇为满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小小的大讲堂承载了解决传统培训模式的难题,物流公司各位劳模、各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不断的探索中成功将职工由拔苗式成长转化为自我能动式成长,不仅激活了技能培训的新引擎,也为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