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鲍店煤矿:有温度很暖心 这个服务中心有“磁场”

作者: 殷岳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7日

“理理发、量量血压、放松减压、参加教育讲座,自从有了暖心志愿服务文化中心,我们就有了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标准化的服务阵地,细心周到的志愿者服务……在鲍店煤矿暖心志愿服务文化中心,各式各样、种类丰富的活动每天都在上演。

为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让职工群众“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该中心充分发挥阵地服务功能,让“家门口的服务”于细微处用情、用心、用力。

据了解,该中心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秉持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理念,集党员活动、信息管理、文化宣教、七彩课堂、爱心超市、心理疏导、专业服务队七大活动阵地于一体,将志愿服务文化展示和“沉浸式”体验有机结合,让职工群众“累了能放松,空了有地去”。

把“面子”做好,更要把“里子”做实。该中心“精准服务、共建共享”文化展示区墙上,一幅幅照片记载了暖心志愿者8年的坚守之路。“我们坚持把党性实践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由党员带头,先后成立为老服务、环保公益等8个志愿服务项目组,组建医疗义诊、雷锋理发等12支专业服务队,与困难家庭结成26个帮扶小组,建立‘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健全志愿者激励制度,完善各类管理机制,创作百余部暖心志愿文化作品,推动志愿服务科学化、规范化运作。”暖心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田薇介绍道。

“这是给赵思凤老人过生日的场景。80多岁的赵阿姨在经历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悲痛后,小儿子又因疾病瘫痪在床,生活的压力让她多次有过轻生念头,正是帮扶小组的一次次陪伴、一次次帮扶、一次次医疗康复,让她和这个家庭重拾生活的希望。”环绕帮扶小组组长王晓红指着墙上的照片说道。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600多名志愿者全力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围绕矿区空巢老人、驻外留守家庭、困难特殊群体、矿井中心工作等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万余次、社会公益活动3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4万小时,写下了一个个温暖的动人篇章。

“这里是我们为留守儿童精心打造的七彩课堂,为让驻外职工‘千里无忧’、安心工作,我们每年都举办暖心夏令营,累计为300多名留守儿童开设书画、舞蹈、英语等兴趣班100余场次。”志愿者刘芹介绍道,这位小学员叫李忠诚,刚参加夏令营时胆小自卑、不敢与人交流,志愿者就专门给他讲故事,拉着他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带他外出参加公益活动,渐渐的,孩子变得开朗起来,有一次竟问志愿者“我能喊你妈妈吗?”

该中心场馆中,还设有心理辅导室、放松减压室和缝纫、理发、红娘等专业服务队工作室。建成以来,累计为职工家属开展心理辅导200余场次,义务理发3千余人次,缝纫“爱心牌”鞋垫、“暖心牌”坐垫2万余个,为300余名单身青年牵线搭桥,以实际行动助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在围绕中心服务矿区的同时,他们不断拓展延伸服务领域,与周边乡、镇、村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系点,创新开展‘文化大篷车’,到乡镇、敬老院、中小学校等,通过演、诵、讲、谈、唱等形式,将文化志愿服务走出矿区、走进百姓中。“我们将爱心物资捐给甘肃等贫困山区,承担省、市各类大型活动赛事的志愿服务,把‘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和美暖心文化理念传播到社会需要的角落。”暖心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吴海宁说,其实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已经成为我们志愿者永远走下去的坚强动力。

八年暖心路,一路探索一路收获。从有困难找志愿者,到有时间做志愿者,如今,走进鲍店煤矿,随处可见的暖心红已成为矿区一道美丽的风景,“暖心矿山、志愿有我”在矿区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