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煤矿认真贯彻落实两级公司“31789”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加强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制定实施“一年立足、三年起步、五年成才、七到十年成为矿井骨干”的“1357”高校毕业生培养工程,形成了“育才、用才、爱才”的人才建设“强磁场”。
育才有“高度”
“大家要积极面对各种变化,摆正心态、加强学习,做好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8月18日,该矿矿长张照允在2023年高校毕业生座谈会上寄语新入职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有建树有作为的人。
该矿将新入职高校毕业生培养作为发展重点,制定《高校毕业生见习期管理办法》,建立“导师带徒”制度,为高校毕业生选派2名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经验丰富的见习导师,双方签订《导师带徒协议》《见习培养计划》,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全程参与,帮助引导大学生职工顺利迈入成长的“快车道”。
在“导师带徒”的基础上,该矿还发挥政工部门优势,安排政工管理人员每人包保一名新入职大学生,从关心和关怀的角度出发,不定期进行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
“老师们不仅在工作上手把手的指导,还经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快速转变身份,适应新角色、新岗位。”环保科新入职大学生石金磊说。
用才有“力度”
9月15日,在该矿管理技术人员调整会议上,26岁的刘渠成为最年轻的副科级管理人员。
2018年,山东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刘渠来到东滩煤矿,成为通防工区的一名见习技术员。该矿制定个人培养方案,从思想上引、生活上帮、工作中炼、业务上教,仅用5年时间,就让刘渠迅速成为业务骨干,聘任为通防工区技术主管。
该矿聚焦入职角色转换期、工作流程熟悉期、业务技能学习期、职业素养培养期、工作能力成熟期五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角色转变、熟悉现场,到掌握技术技能、独立工作,再到具备成熟工作能力,环环相扣的培养模式让大学生职工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截至目前,该矿共提拔90后青年干部15人。畅通的人才晋升通道,让每一位大学生职工位得其人、人尽其才,形成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爱才有“温度”
摔方宝、老鹰捉小鸡、推铁环接力赛……
为促进大学生职工融入臻美东滩大家庭,9月29日,该矿开展“中秋也要YOUNG”青年联谊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增进感情,凝心聚力。
一直以来,做好青年大学生暖心服务保障是东滩煤矿的重点工作,通过发放暖心大礼包、集体观影、青年联谊等一系列“温情行动”,多举措、全方位,用心用情帮助新入职大学生尽快完成人生历程中重要的角色转变,快速了解工作环境,同时,鼓励大学生职工积极参加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大学生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青年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帮助解决大学生职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该矿矿长张照允表示,要做到思想上引导、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为青年职工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为矿井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