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兖矿能源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精益改善项目评审会上,东滩煤矿《打造煤炭全流程质量管控新模式》精益改善项目从13家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在能源集团实施‘管理提效 资产提质’的大潮之下,打造煤炭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精煤产率和产量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该矿总会计师李占琳向笔者介绍到。
东滩煤矿作为兖矿能源本部主力矿井,经过34年连续高产稳产,面临着储量持续走低、采场日益复杂、原煤产量和质量逐渐下降的趋势,严重制约了矿井高质量发展。
“之前东滩煤矿的质量管控以点控为主,单位各自为战,缺少系统性,可推广性差,需要打造一种基于生产价值链的全流程精益质量管控新模式。”该项目主要执行人孔波介绍了立项初衷。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该矿成立项目组,并制定项目推进计划,安排项目任务分工和开展的时间节点,分步推进阶段性工作。在项目调研中,他们发现采区煤层由厚变薄、断层频现,导致原煤质量趋于恶化,对原煤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通过开展精益项目发掘煤炭开采、主运输、洗选过程的可提升空间。
项目组依托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通过系统分析,持续完善全流程的质量管控模式,实现部门紧密协同,发挥质量流上各环节的协同优势,实现高效化管理。分别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绘制各环节鱼骨图,依据鱼骨图列出影响各环节质量的末端因素,制作关键点失效模式分析表。对8个项目要因,7项改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对策和实施方案。
各项目单位积极配合下,综放、综采工作面提升回采率指标,开展原煤生产质量管控,主运系统煤流中采取措施去除脏杂物;主提升在选煤中心原煤仓前设置灰分仪监测,原煤灰分超出限定条件时,触发主提升前的煤质参配改善机制,以降低洗选环节的加工难度;选煤中心相继完成精磁尾池液位控制、脱粉筛系统、旋流器底流口和矿浆预处理器等一系列改造项目,尾煤泥发热量降至2900大卡以下,精煤产率大幅提高,预计全年可创效6000余万元。
“全流程煤质管控就是运用精益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工具以及市场化手段,达到质效双提的目的,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和信誉。我们将用精益化市场化的手段不断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持续开展精益改善活动,确保矿井高质量发展”总会计师李占琳说到。
为进一步巩固各项成果,该矿还更新了《煤炭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和《煤流系统脏杂物管理办法》,同时形成了矿井全流程煤质管控80291新模式,并在实际应用中持续提高适用性与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