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鲍店煤矿巷修工区:创新潮涌久为功

李前锋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23日

“2009年7月,鲍店煤矿巷修工区首部煤泥压滤机在430水仓投入使用,结束了人工清挖煤泥的历史。”

“2021年3月,设立“钻车维修培训车间”,实现了防冲钻车故障的独立维修。”

翻阅鲍店煤矿巷修工区“大事记”,每一则简洁明了的记录,不仅凸显了巷修人员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屈,更见证了他们敢于挑战、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创新精神。

“盐碱地”长出“藏红花”

熟悉该工区的都知道,这本是一支崇尚“武力”解决问题的队伍,各项工作都习惯用最原始的方式解决——人抬肩扛、铁铲装车……处处体现着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这种精神在他们的“根据地”—井下水仓清挖过程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2009年之前,根据雨季“三防”工作需要,巷修人都会人手一把铁锨,对井下各处水仓开展清挖,工艺非常简单,用铁锨把煤泥装入矿车即可。一把铁锨、一辆矿车,这也被大家戏称为科技创新的“盐碱地”。

但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的思维,随着矿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巷修人目睹了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内心不再平静,他们开始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工艺、新方法。

曾展开过多少次争论,历经多少次挫折,如今已无法追溯。然而,自从矿井首部煤泥压滤机在-430水仓成功应用,巷修人员舍弃铁锨的那一刹那,他们认识到,只要勇于创新和实践,即使在“盐碱地”也能培育出“藏红花”。

压滤机虽然实现了清挖煤泥的机械化,但其耗电量大、体积大、滤布易损坏、维修费用高的缺点也不容忽视。追求完美的巷修人在摸索、实践和创新中探索出“快速冲排煤泥法”,开启了快速清挖水仓的时代:以人工清挖-430中央水仓为例,每班安排6人,也需要3月才能完工;压滤机每班安排4人,需要2个月完工;而快速冲排法,每班仅需2-3人,1个月即可完工。

立足“小水坑”,突破不可能

2015年前,巷修工区有一个在外人眼中是“香馍馍”,自己人却当做“跑断腿”的活——井下24处低洼点排水工作。那时候排水工作,开关由人工控制,1人负责三四个点,排除上下山,每处平均长达1千多米,路途远、任务重、责任大。

“孙师傅,你说这哪天要是电泵‘看到’水满了自己会开,抽干了自己停,那得多好啊!”在十采三号联,满脸汗珠的孟令坡望着维修电工孙庆礼开玩笑地说。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没想到这句话,被孙庆礼牢牢记在了心里。

打那起,精通弱电和自动化控制的孙师傅只要一有空,就在纸上画来画去,或是拿着万用表在电泵上“瞎量一通”。起初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问他也不说,直到有一天,他在维修院内大喊了一声“成了!”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他这里,随后目睹了何为“自动排水系统”。

看到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我本以为这个想法不现实,但还是想自己尝试一下,没想到真的成了”,孙师傅不好意思地说道。“自动排水系统”的应用彻底让人工排水成为历史,解放人力的同时,排水效率实现大大提升。

再到后来巷修工区发生的许多创新“大事”,对许多人来讲或许都不再陌生。2020年5月,鲍店煤矿成立专业防冲队专项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2021年3月,创建“钻车维修培训车间”,实现防冲钻车的独立维修。2022年,总结“上山小鸟下山八”方法,开启快速撤除单轨吊梁时代。2023年,改造“风动注浆机”探索应用“全自动下扎式锚杆机”……

每条“大事”的背后,都铭记着一段传奇的故事,体现了鲍店煤矿巷修人群策群力、迎难而上的坚韧精神,以及成功时刻令人振奋的澎湃瞬间。这些共同记忆,成为激发历代巷修人勇往直前、锐意进取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