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6个月,矿信访人数为零人次,实现新低。”这是在兴隆庄煤矿信访稳定工作月度例会上传递的信息,看似简单的一个数,其背后所支撑的工作密密麻麻,措施多、方法活、工作量大。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这是该矿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探索矛盾调处新思路,全力化解基层信访事项“美好秘诀”的具体体现;也是该矿在省属企业建成首家“属于企业职工”的矛盾调处中心--“美好365”矛盾调处中心取得的成绩。中心建成运行以来,矿井信访事项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平均降幅达44.1%。

群众诉求一处尽收
兴隆庄煤矿已经建成投产42年,现有职工4000余人,矿区住户7146户,2.5万职工家属。矿井位置远离城镇,职工家属生产生活相对独立,建有具有社会职能、面向职工家属服务的学校、医院、幼儿园、离退休管理中心、饭店、食堂、宾馆、体育场馆等,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社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国企改革改制的深入推进,职工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尽管企业主辅分离、“三供一业”服务后勤划转移交地方政府已完成,但职工群众“大事小事琐事都要矿上管”的传统思维定势依然存在,协调难、解决难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满足美好向往,创造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内容和价值取向。
“给职工创建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还得保证说了不白说。”
兴隆庄煤矿坚持以服务职工群众的理念,采取地企并肩、上下融通、多方联动、多元化解等措施,在职工生产生活“中轴线”上建起“美好365”矛盾调处中心,对于职工表达的诉求,在这里一处尽收、一口子出、一盘棋抓、清单化、闭环式推进落实,实现对职工群众“急难愁盼”一体化解决,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

办理效果群众检验
“咱矿上的办事效率就是高,前天我去‘美好365’反映的事,今天就给答复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在兴隆庄煤矿兴盛园大门口,退休职工老张看见信访工作人员,老远就热情打招呼,表示感谢。
对于老张反映小区一墙之隔的公路上深夜过大车影响休息的诉求,他们第一时间协同地方执法部门,进行集中整治,为职工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把矛盾调处中心建在社区,搬到职工群众中间,工作好不好,职工来检验。”
为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兴隆庄煤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矿井矛盾纠纷根源、症结,把信访办、人力资源、后勤服务、社区服务等职能部门迁入职工家属生活的“中轴线”上,融合武装保卫、物业服务等单位,协调社区街道、警企共建等地方职能,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
“美好365”矛盾调处中心本着“总体工作高起点、队伍建设高素质、日常管理高标准,结合实际、突出实用、凸显实效,矛盾调解有新内涵、服务功能有新做法、社会效益有新提高”的“三高三实三新”思路,规范 6个功能区联动、16个服务窗口联合办公,统筹N个部门、N方力量、采取N种方法、解决N个问题的“616+N”运行机制。
设立心理咨询室,购置立式触控一体机、电子屏幕放松减压、心理宣泄等硬件设施,对1500余平方米场所提升改造,形成“接待分流、公开接访、法律援助、社区服务、联合化解、暖心救助”等6个功能区,架构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闭环化运行、智能化治理、系统化推进的矛盾调处运行平台。中心建成以来,累计接待职工群众1100人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

解决问题触类旁通
“面对职工群众诉求不能躲、不能推,要采用逆向思维,通过公开接访,定期下访,变‘坐’为‘行’,直面职工群众,主动靠前化解。”
“多一个电话关心,多一句温暖问候,理念一转变,被动变主动,拉近了距离。”
用真心倾听民声,以责任为民解忧。畅通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落实矿领导公开接访制度,与来访职工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反映的问题,及时发现有效化解信访矛盾隐患,对每件信访事项明确责任单位、办理措施、化解时限,确保职工群众反映的合理合法诉求能够有效解决。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机制和队伍建设,及早做好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及时处置,提前介入及时化解,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抓小抓早抓落实。
强化机制建设,树立向善向美的“风向标”。兴隆庄煤矿完善责任落实体系,成立矛盾调解委员会,实施信访常驻、职能轮驻、基层单位随叫随驻,帮言、帮理、帮解、帮困工作模式,设立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劳调信访、警企共建等值班岗;开通咨询热线、网上舆情关注回复网格管理渠道;与警企共建、创元物业等单位进行联调联动;创新明理、明事、明法“三明会商”调解机制,变过去的“单打独斗”为“综合联动、协同作战”,变“堵”为“疏”、由“守”转“帮”,有效推进“治重化积”事项民主化、规范化、法治化化解。

“‘美好365’矛盾调处中心,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按照刚性前置接诉即办、首接即办要求,群众诉求被及时关注、有效回应,真正让民情社情浮上来,访情舆情沉下去,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兴隆庄煤矿信访工作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