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从夯基础、强本领、搭平台等多方面发力,不断健全培养机制、拓宽培训渠道、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全员学习炼精兵。通过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三学三比”(学理论、学技能、学劳模,比学习、比干劲、比效能)蔚然成风。实施“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竞赛网络,按照重点工种计划比、日常培训经常比、管理技术技能分层比,广泛开展“全员竞赛”岗位建功主题实践。坚持全员练兵比武,近年来累计开展157个工种874场、15464人次比武活动,选树“兴隆工匠”34名、技术能手1441人次,2人授予“山能工匠”称号。技能人才队伍呈现出年龄结构轻、学历职称高、专业能力强的良好趋势。
平台育人重实践。常态化开展“管理大课堂”“工匠小讲堂”“创客微课堂”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学习培训活动,建成7大工种实训考核及19个学习培训配套场所。通过“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活动,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发挥好了传帮带作用,转变了干部作风,提升了员工素质。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优势,打造工匠宣传街、创新工作室、技能实训场、创新孵化园“四位一体”示范功能区,创新工作室成为汇聚人才、培养人才和助力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成为技能提升、研发创新、产业连接的支撑平台。高兴亮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薪火赓续铸传承。举办劳模论坛、劳模工匠与青工座谈会,面对面激励青年人才做爱岗敬业、创业创新的典范。成立创新引导员、项目评价员、创客人才库“两员一库”,创新“自选式拜师收徒”和“3+3”青年陪练模式,打破了基层单位的界限,引入了竞争机制,使高技能得以不断传承。秉持既要“送上马”,更要“扶一程”,以“拜师学艺”“金牌师徒”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现场实例讲解、传授操作技能。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优选学习能力强的青年职工进行“靶向”精准培养。组织专兼职教师、管理、技术、工匠成立“一匠三师·金牌讲师团”,给他们“开小灶”“上小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成长成才有通道。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政策方案讨论会,形成“党管人才、工会搭台、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人才培养格局。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体系,精心制定“人才精英计划”,搭建技能人才全方位培养评价体系。2022年以来,62人晋升为技师和高级技师,高兴亮和郭金陵被评为兖矿能源“首席技师大师”,王小波和秦钦被评为“技能大师一级”,聘期内分别对标副矿长、副总师,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并享受技能津贴和其他激励政策。36名技能工人走上管理技术岗位,让人才“有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