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鲍店煤矿:“五融”推进“党建+安全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童飞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11日

近年来,鲍店煤矿党委以“兖矿新时代-融・创”党建品牌为引领,深化“一轴双翼”党建工作模式,构建“融聚、融入、融合、融炼、融情”工作机制,一体化推进党建与安全生产经营内嵌互融发展,该矿党委先后被评为能源集团、省属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煤炭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在思想上“融聚”,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和政工例会上,增设轮流发言、10分钟小课堂等学习研讨环节,定期组织专题考试,检验学习效果;成立由政工骨干、党支部书记等人员组成的理论宣讲小组,开展“360全覆盖理论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围绕“两珍惜、两保持”等主题,组织“和美宣讲团”巡回宣讲,录制的专题访谈在矿微信订阅号、网站刊播,点击量达到上万次。启动“我和我的岗位”主题活动,评选道德双十佳和文明家庭,让先进典型“走红毯、站C位”,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主人翁意识。坚持线下、线上多点发力,打造“党的建设、安全生产、经营创效”等六大宣传阵地,增设雕塑造型、立地式牌板120余个,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发挥网络媒体矩阵优势,开设“青年说、最美岗位人、先锋力量”等专题专栏,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全面展示矿井良好发展态势和综合形象。

在过程上“融入”,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深化“七式”安全警示教育法,创作《安全之声》《种出一朵安全花》等作品,以职工易于接受的“小举措”讲清安全生产“大道理”。发挥党员、群团组织在安全管理中的模范作用和独特优势,开展“党员无‘三违’,支部无事故”、女工协管亲情帮教等活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浓厚氛围。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每年投入100余万元,开展群众性“双创”活动,组建以技能大师为骨干的采掘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小组,针对生产现场突发的设备故障等情况,迅速反应、快速行动,第一时间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个次。该矿被评为济宁市全员创新企业。把服务型科室建设作为三季度党建工作主题,实行科室与基层单位结对子模式,将季度量化考核得分纳入六好科室考评,推行“一线工作法”,实施外出留言、AB角轮换、公开监督等机制,做到“零停留”办公、“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

在工作上“融合”,锻造坚强战斗堡垒。深化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和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开展党建项目立项,在推进过程中对党建工作进行总结提炼,打造“红色传承 绿色发运”等24个特色党建品牌。深化“三五六”过硬党支部创建,优化“4334”包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由机关政工人员担任支部党建指导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指导工作开展、培育特色亮点。目前,矿拥有能源集团级及以上过硬党支部示范点4个。开展“党员亮诺评星创优”等活动,建立党代表工作室,设置61个党员责任区、先锋岗,成立15支党员突击队,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隆重召开优秀党员、先进典型表彰会,让优秀党员、先进典型分享入党初心、讲述成长历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全体党员争先创优积极性。

在队伍上“融炼”,厚植矿井人才优势。扎实开展“双培双提”工程,实施以“叩问初心、订单送课”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十二法”,以及“一建五学六提七做”素质能力提升工程,2022年以来20名党员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职称,38名技术骨干发展成为党员。开展作风建设对标提升年活动,组织“作风建设”大家谈,征集心得体会300余篇,录制访谈视频48期;建立管理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负面清单,实行作风建设积分考核制,全面提升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履职尽责意识和执行落实能力。畅通管理、党务、技术、技能“四通道”,完善“选育用管”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大师讲堂、安全技术措施讲评大赛等活动,让青年职工在实践锻炼中学习成长。目前,该矿88后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29人,涌现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丁奇等优秀青年职工。

在人文上“融情”,深化和美鲍店建设。深化和美文化体系建设,通过举办“和美文化大讲堂”以及丰富多彩的“和美鲍店杯”系列文体活动,将“和谐尚美、创新超越”文化理念根植于每名干部职工心中。矿被评为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主动了解职工群众需求,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开通“码上办”民生服务平台,实行“承接、建档、研办、督察、公示、回访”闭环办理流程。平台运行以来,征集意见建议64条,办理完成开放学校操场、安设井口冷饮机、增加班车停靠点等一批民生实事。建成集文化宣教、七彩课堂、心理辅导等七大活动阵地于一体的暖心志愿服务文化中心,开展“暖心助考 心理护航”“暖心夏令营”等活动10余次,为对外开发家庭、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亲情服务400余次。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依法调解和信访劳调联动机制,认真倾听职工群众诉求,讲好暖心话、专业话、原则话,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期阶段,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