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能化紧扣兖矿能源“锤炼五种能力、培育新风新貌”综合素质提升行动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将培训人员分为一线职工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三个层次,因地制宜打造“三个课堂”,培训覆盖率达100%,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内生动力。
用活“移动课堂” 提升一线职工操作技能
“今天的工作是1111/1112输煤皮带拉绳控制系统功能完善、保护调试、开关传动试验,大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多听多学多问。”近日,在榆林能化厂外配煤站1111/1112输煤皮带改造现场,机电仪车间充分利用此次系统优化的契机,组织一线职工深入作业现场,安排技能能手开展现场教学,全面提升职工的实操水平,丰富实战经验,助力职工迈入成长快车道。
今年以来,针对一线职工迫切需要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实践技能的实际,该公司重点加大对一线职工的培训力度,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打破传统“死记硬背学”的方式方法,创新打造“走到哪、讲到哪、学到哪”的“移动课堂”,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教学,以实际操作为基础,结合日常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现象,讲解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真正做到“课堂理论+现场操作”相融合,使一线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操作水平。
办好“室内课堂” 培育管理人员新风新貌
他们利用“周课大讲堂”培训平台,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邀请中层以上党员干部按照专业特点和个人专长轮流授课,推出了大型机组特护培训、技术文件编制、招投标比价流程等精品课程,倾力打造“班子成员讲形势任务、中层干部讲主责主业、年轻干部讲成长体会”的“三讲”培训新模式。
“开办“周课大讲堂”活动,是深化公司‘矩阵’党建品牌创建、全面落实“六大工程”的创新载体,也是全面提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大家“充电蓄能”的务实举措。”榆林能化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清涛说道。
据悉,1-3月份,该公司已开展“周课大讲堂”8次,培训各级管理人员600余人次。为确保培训的“质”与“量”,榆林能化严格培训考勤签到、强化培训效果评估、组织随堂考试,将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和考试情况与管理人员年度考评挂钩,切实提升管理人员“五种能力”。
打造“专业课堂” 助力技术人员快速成长
该公司依托雷甲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专业课堂”,把有知识、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汇聚在一起,解决榆林能化生产运行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他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设备改革、学习交流、精益分享及“小改小革”成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及时解决各类生产难题60项,获取专利53个,市级以上技术成果17个,多项创新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此外,该公司以“相马+推荐”方式,科学选拔新入职大学生为后备专业技术人才加入雷甲劳模工作室、江龙精益管理QC小组,为他们配备理论、实践“双导师”,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养、孵化创新成果、攻克瓶颈难题等角度,为青年全方位烹制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使新入职大学生积极融入人才强企“矩阵”,建立起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创新发展思维模式与专业知识体系,进一步打造榆林能化发展“预备队”和人才“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