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东滩煤矿刘豹:如“豹子”般飞奔

作者: 王建  郭炳驰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20日

在工区,大家都亲切地叫我“豹子”,大概是因为我干活儿那股子猛劲儿,真的跟豹子一样,迅猛又利索。

2008年,我20岁,刚从学校毕业,就一头扎进了东滩煤矿从事巷道掘进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这期间,好多同学、老乡都因为工作辛苦“跳槽”去了别的部门,但我就是舍不得这片矿山,热爱这份事业,所以一直坚持了下来。

今年2月,我通过竞聘,走上了管理技术岗位,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上的提升,更是这些年来付出的最大肯定。

用跑的节奏来提升自己

那些年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4年,我被提拔成了掘进一区班长,后来又因为工作整合,2016年调到综掘一区,从副班长一路干到工长。

在综掘一区,每项工作都秉承着严深细实快的工作准则,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对于初来乍到的我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起初,我面临着工作标准低、节奏跟不上、技能操作不熟练等诸多问题,这些仿佛成了我身上的“原始标签”。

同时,由于综掘工作面地处偏远,工作时间紧张,我经常需要奔跑着赶往工作面,那段时间我的脚上磨出了水泡、结成了老茧,每天上下班一瘸一拐,看上去颇为狼狈。

然而,年轻的我并未被这些困难所吓倒。我暗自给自己加油鼓劲,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决心从班组的“拖油瓶”蜕变为“领头豹”。我告诉自己:“我要用跑的节奏来提升自己。”于是,开始了自己的转变之路。

每次班前班后会,我总是第一个到达会议室,认真听取值班领导的要求,确保自己对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迎头交接班时,我也是第一个到达工作现场,仔细检查设备状况,了解上一班的工作情况,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班后,我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施工地点,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找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就这样,我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自己。工作技能越来越熟练,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区队的示范标杆,赢得了大伙的认可。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及其在矿山领域的深度融合,智能化掘进已然成为矿井发展的必然趋势。2019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智能化建设示范矿井的号召,矿领导毅然决定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智能化掘进班组工作,以期在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标准严苛的实际情况,工区领导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将这副重担交给了我——智能化班组的工长。这份荣誉与责任,对我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挑战。我深知,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整个班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检验。

然而,人员短缺、工作量大、智能化设备操作不熟练等问题接踵而至,成为了制约班组提升掘进进尺的“拦路虎”。

面对这些挑战,我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我深知,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于是,我鼓励班组成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共同攻克难关。慢慢地,这句话成为了智能化班组的工作理念,也成为了我们攻坚克难的“至理名言”。

在我的带领下,智能化班组逐渐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针对综掘工作面生产期间人员少、各种生产系统安装进度慢的问题,创新研制综掘机截割头护罩和自移式伸缩H架,压缩生产系统安装时间近40分钟,并实现创新创效百万余元。在数据通信、光纤焊接等新领域实现新突破,有效解决了集控平台显示模块易损坏、光纤熔接连接度低等技术难题。

艰难时刻显现担当精神

63上07工作面,作为东滩煤矿智能化掘进建设的关键项目,面临着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多变的巨大挑战。加之智能化综掘设备在此种环境下的适应性较弱,以及操作团队对智能化设备操作的不熟练,掘进进尺和速度一度处于缓慢状态。

为了迅速扭转这一生产困局,确保进尺计划顺利完成,保障矿井正常接续,我果断采取行动。动员班组成员加班加点,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齐心协力,连续奋战一个月,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实现了掘进工作面远程遥控截割、自动视频巡检等智能化设备常态化运行,实现了智能化掘进生产的“加速度”。目前该工作面人员减幅高达36%,工效同比提高40%。

安全是生产的基石。在追求生产进度的同时,我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精心组织每一次生产活动,细心排查每一处安全隐患。我们班组始终保持着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纪录,被评为工区的“最优安全班组”“安全生产示范班”、矿井“五型班组”,我也多次被评为矿及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工班长”,2022年获得矿“山东能源杯”首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支护工第一名,2023年被授予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