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兴隆庄煤矿路志宁:奋战煤海“一路”歌

作者: 李丽华  周福军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14日

路志宁,男,1984年11月出生,现任综掘一区验收员。自参加工作以来,被区队职工称为“小路”,这一喊就是21年。他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担任班长多年来,所在班组杜绝了轻伤事故,被工友誉为班组安全“守护神”。个人被评为2017年、2018年度集团公司“先进个人”,2019年集团公司“文明家庭”,2019年兴隆庄煤矿“隐患治理优秀班组长”,兴隆庄煤矿第一届、第二届“优秀技能人才”,2019年度“美好兴隆人”,2022年被兴隆庄煤矿评为“劳动模范”。

自学路上取“真经”。“小路”本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原则,勤学苦练业务技能,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同志、工程技术人员虚心请教,在实践中摸索总结。随着矿井科技化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不让自己落伍于技术时代,每天也要挤出时间进行学习,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用专业技能知识增长才干。为了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总是爱翻阅大量有关巷道掘进工程类有关的书籍来学习。在他学习的路上,经过自己的努力,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并通过技能鉴定考试取得了技师资格。

援建任务显“排头”。2008年、2009年,路志宁先后两次参加赴赵楼煤矿援建工作。因赵楼煤矿现场温度高、湿度大的原因,在工作不到1个月时间,他背部、腿部出现大面积湿疹。经过医院诊治,建议他不能从事这种条件的工作,而他每天涂抹着药膏却仍然坚持工作,一干就是16个月。就这样他与工友们身体力行,克服了现场温度高、湿度大、压力大、淋水多等实际困难,把矿领导的鼓励和关爱转化为战高温克难攻坚、做表率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畏艰险,不怕吃苦,圆满完成了矿领导交给的援建任务,充分发扬了兴隆庄人能吃苦、能战斗,破艰难、敢创新的优良作风。

业务技能见“水平”。在工区中,如果要问谁的业务最棒,工友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喊出他的名字。路志宁凭着一股钻劲在工作中练就了一身“硬功夫”。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自己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带领的班组进尺水平始终保持区队前列。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脏、累、险的活他总冲在前面,班组将最艰苦的工作交给他,他总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他通过一身本领多次参加矿技术比武,并代表矿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锚网支护工技术比武,取得了好成绩,并被矿评为第一届“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班组管理树“威望”。“小路”始终坚持“小问题不过班,大问题不过天”的原则,及时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对无视安全、忽视安全的职工,我总是能够耐心给予讲解安全生产对矿井、家庭、个人的重要性。同时我善于和职工打成一片,关心帮助职工,抓好管理,充分发挥了工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3306轨顺工作面施工中与东翼总回风巷贯通,作为班长的“小路”,及时与区队汇报,制定出解决方案“造假顶”。施工需用8米长“工字钢”,他积极组织3人,与他一起从距离迎头200余米的物料场,人工肩扛,搬运25根“工字钢”至迎头,并当班完成“造假顶”工作,确保了现场顶板安全,而他的肩膀被磨破造成大面积红肿,一周后才消肿。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职工们的认可,在区队也得到了较高的威望。

关键时刻做“表率”。在10304切眼施工到导硐时,区队安排他将掘进机掉头,为扩切眼提供条件。因现场断面大,顶板压力大,顶锚杆、锚索出现断裂现象,他积极组织人员加密单体液压支柱。掘进机身加转载机总长度已超过15米,整体掉头难度极大,“小路”带领全班人员,撤除迎头物料、拆除风水管路、挪移跟机电缆,有条不紊,组织有序,完成掘进机180°旋转掉头工作,为扩切眼工作抢得时间。为顺利完成接续任务,7302工作面作为当时工作重点,在扩切眼工作中,他冲锋在前,带领全班创出单班进尺11排好成绩,得到矿领导的好评。

“扎实工作,冲锋在前,才是一个年轻人应该做的”这是路志宁经常说到的,工作中他以严谨、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组织和带领全班职工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工区及上级领导的认可,也成为了职工们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