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物供中心存量物资统一管理办公室:“骨头缝里剔肉”打好存量物资减存控增主动仗

严敏 王静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14日

2024年是兖矿能源“两金清理、清仓利库和资产清查”专项整治深化年,兖矿能源在巩固“两库合一”成果基础上,实施存量物资统一管理为清仓利库工作提质提速,成立专班,办公室设在物供中心具体抓工作推进。

兵马未动“粮草行”,物供中心存量物资统一管理办公室一头心系生产,以数十亿的物资保障着兖矿煤炭、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业务板块的生产建设;一头紧盯成本,作为存量物资统一管理的主力军,他们以年度盘活库存物资数亿元为己任,在积压物资里“淘宝”,在骨头缝里“剔肉”,力促降本增效。

高位思考、高点起步——“干毛巾也要拧出水”。物供中心积极担当、自我加压,秉承“干毛巾也要拧出水”理念,像在骨头缝里剔肉一样把库存积压吃干榨净,去除冗余成本,划小核算单元,抓住整个经营链条每一环节的成本控制。将精益管理思想、数字化管理工具、采购优化思维模式和工作经验深度融入存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持续激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务实打造公司高质量发展实践范本。

为拧紧减存控增“责任链条”,物供中心按公司要求推行存量物资“一本账”管理。新春伊始,物供中心牵头研究制定了《2024年存货压降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存量物资统一管理的实施方案》,定下年度目标和各单位材料类存量物资最高余额考核指标,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配套保障措施,确保存量物资集中统一管理工作稳扎稳打。

为进一步摸清家底,2月21日,物供中心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召集省内九矿一处、山西天池、陕蒙四矿和所属化工单位20个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启动对各类物资的全面清查工作,部署存量物资分类存放、盘点建账等基础性工作,现场解答实施统一管理中的各类难点问题,打通各生产单位库房“瘦身”梗阻点,为消存量、提效能助力加速。

科学施策、分工负责——全覆盖一体化推进。为使存量管理落地见效,物供中心抽设专人,科学施策,分工负责、分步实施,以精益思维,全覆盖一体化推进。

“查库组”存量清查坚持“全面覆盖”。来自物供中心12名“查库组”的专业人员,包括设备配件、金属材料、通用、化建、化工类保管员,坚持实事求是,对各类库存物资和现场物资进行精细化盘点,如实填报清查台账;坚持全面覆盖,真实反映仓库状况,确保材料、配件零遗漏,物资零隐匿;坚持认真查验,做到各类物资分类清晰、账实相符。清查26家单位,落实存量物资22.67亿。

“利库组”存量管理坚持“精益思维”。9名专业计划人员将存量物资管理与精益化管理相融合,根据物资实际用途、状态及库龄,科学划分,紧盯煤炭板块存量物资占比54%的金鸡滩、转龙湾、石拉乌素、营盘壕四家单位,化工板块,紧盯存量物资占比83%的榆林能化、鲁南化工、荣信化工、未来能源四家单位,重点盘活闲置积压、库龄较长和价值较大材料类物资。同时,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在审批需求计划和组织采购前,切实发挥专业优势,在两级公司范围内对可调剂、代用物资提出建议,公司范围内完成调剂2615万,并促成东滩煤矿闲置轻轨调剂至贵州大方绿塘煤矿。将盘查工作、问题分析、盘活工作和制度建设同推进、同思考、同安排,充分发挥仓储管理平台作用,健全完善源头治理、奖惩并重的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下发公司《闲置物资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进一步巩固生产物资统一管理格局和“一本账”管理模式,破解“前清后增、屡禁不止”难题,实现生产物资精益管理、提质提效。

“优化组”盘活方式坚持“精准施策”。组织生产技术部室,按照“专业指导、科学决策、规范处置”的原则,根据物资的功能、结构、状态等进行综合鉴定、研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出具“自用、降级使用(改性复用)、调剂、厂商回购、原厂置换、公开处置”专业意见,并积极协调废旧物资处置办,开通废旧物资价格评估绿色通道,采用“现场评估+线上评估”双线同步进行,确保了能评尽评快评。用时十一天,完成对本部八矿一厂、省外四矿四厂现场督导,有力推动各单位加快物资处置,在12月份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报废物资90%、闲置物资26%的考核指标。

抓源头、控新增——构建减存控增闭环管理“常态机制”。该中心加大与优质供应商发展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不断提高供应商的参与度、认同感和忠诚度,保证核心供应链条稳定安全,减少供应链中的延迟和不确定性。坚持以“零周期”供应理念为导向,以“精准计划+超前储备”和“寄售采购+框架协议”为主体,持续扩大“即需即领、随需随送”模式覆盖面,保证生产的同时降低缺货成本,源头拒绝存量新增。

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建立完善督导、考核、问责制度,充分发挥计划控本作用,严格按照月度测算定额把控计划源头,建立超支预警机制,严格预算内采购、按需领料出库。深入开展平衡利库和调剂盘活工作,减存量、控新增,应纳尽纳、能调尽调,促进存量资源价值释放。将存量治理优化工作作为精益管理严控成本的重要举措,打造示范引领标杆,及时总结提炼标杆单位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指导模板。开展对标学习,对内开展同一区域、同种类型矿、厂对标,对外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形成存货常态管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