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8项,创造效益4300余万元。49项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节支降耗、工艺落后等问题,5项创新成果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4项创新成果在全国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中展出......
这是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大国工匠创新团队”近期的耀眼榜单!
一个煤矿,五年走出3名“大国工匠”?并且以3名大国工匠为领衔人的“大国工匠创新团队”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是机缘巧合?
探寻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大国工匠创新团队”背后的故事,发现没有奥秘和捷径,有的只是创新实践团队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拼搏奉献的担当。
搭建人才培育“金舞台”
早在2011年,原兖州煤业首批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兴隆庄煤矿就专门请高兴亮当“教头”,把传承技艺绝活作为首要任务,倡导“精一、会二、学三”,实现了从“技能大师1人做贡献”到“1+1群做贡献”的提升。
2022年,逐步建立完善了以高兴亮、郭金陵、王小波三名“大国工匠”领衔的18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成员的“大国工匠创新团队”。建立了一套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典型培育选树、宣传推广工作机制,持续推进“31789”人才建设落实落地,畅通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针对性打造年轻人才职业生涯规划。
“大国工匠创新团队”的成立实现了采煤掘进、提升运输、地测通防、洗选发运等矿井各专业领域全覆盖,打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聚宝盆”和“智囊团”。日常攻坚中,团队里的各级技能大师“联盟”、“抱团”攻坚,让大国工匠的辐射影响作用呈指数型增长,迅速把分散在不同岗位的优秀人才吸引了过来,形成了以“大国工匠创新团队”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集群高地。
2023年以来,大国工匠创新团队成员主导参与了“能源集团盘古大模型首家全场景应用试点单位”项目,他们携手山能华为-联创并肩打造7大专业37个AI应用场景,模型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一次性通过验收,为兖矿能源兄弟矿井推广应用提供了成熟经验。
不仅如此,兴隆庄煤矿还深入挖掘“大国工匠创新团队”的时代契合点和闪光点,在媒体开设“美好殿堂·荣耀兴隆”等专栏,拍摄微故事,编排情景剧《大国工匠》,出版《美好兴隆人》系列丛书,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宣讲到身边”活动,大力营造向工匠人才学习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的良好局面。
铺设人才涌现“新路径”
链式万能扳手、皮带钻孔固定器、单轨吊防撞保护改造装置、卸压孔煤粉收集器……在兴隆庄煤矿大国工匠实训基地的创新成果展区,几十项“作品”汇集了团队的智慧结晶。展区每半年更新一次,集中展示职工在解决生产难题时的小发明、小创造。
创新成果的层出不穷,源于创新团队踔厉奋发、支持创造的肥沃“土壤”。
在矿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团队从培育推优、星级竞赛上下功夫、做文章。在培育推优方面,创新推行“两员一库”管理指导机制,专设基层“创客引导员”和矿“项目评价员”,分别对团队成员牵头的创新创效、获奖成果、产生效益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动态跟进和评价指导,深化成果验证推广。建立“创客人才库”,实现了专业指导、成果评审、评价监督项目一体化管理。在星级竞赛方面,创新“三级评价”培育推优机制。先后制定印发《全面构建全员创新创效工作体系的意见》等四项意见,实行“月度成果评价推广、季度科技项目评价培育、年度专利项目评价”。成立“金牌讲师团”,建立“自助式拜师收徒”和双选双带双促进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创新“3+3”青年陪练模式,常态化开展“工匠讲堂”等团队成员喜闻乐见的学习培训活动,组织专兼职教师、管理、技术、工匠成立“一匠三师·金牌讲师团”,给他们“开小灶”“上小课”,并精选骨干到厂家、院校学习,以此来补强矿井培训短板。
激发全员创新“新活力”
“高师傅,当时参加厂家业务培训,被英国专家说‘这是采煤机液压系统原理图,说了你也不懂’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呢?”“当时看着他们的眼神,心里深深被刺痛,下定决心:他们懂的,我也一定要懂,他们会的,我也一定能会!”在创新团队日常的培训课上,“大国工匠”高兴亮为新加入团队的成员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以达到“更上一层楼”的过程。近来年,兴隆庄煤矿探索搭建起育、选、评、用、树、惠“六位一体”职工建功立业“金舞台”,并以它来推动“大国工匠创新团队”以比代练、以练促学,常态化开展技能比武,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不断培育“一专多能”技能人才。他们设立创新创效专项基金100万元,从矿井层面到基层区队、车间班组、职工个人,根据成果含金量和评审情况进行表彰奖励,对于被上级部门奖励的创新创效成果,申报矿有关部门后,实施对等嘉奖。在兴隆庄煤矿,“大国工匠创新团队”成员大都是“高薪阶层”,成为职工羡慕的对象。像高兴亮这样的大国工匠,年薪在70万,真是妥妥地“人生赢家”。除了他们,不同层级的技能大师,均能享受50万、30万、25万不等的年薪。这不等的背后,除了团队技能大师的等级不同,还有一套科学的考核,“总额控制、月度市场化结算、季度兑现、年终考核找差”,让我们的技能人才按能力定薪,更按贡献拿钱。
“大国工匠创新团队”开展的“管理大课堂”“创客微课堂”等各种量身打造的学习培训活动,还为职工随时充电,在很多职工心中埋下了“大国工匠”的种子,更多的人渴望成为技能明星。
如今,“大国工匠创新团队”充分发挥雁阵集群效应,建成“美好兴隆·众创空间”,与济南煤科院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基地,打造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绝技绝活的传承纽带和技能人才成长平台。近年来,开展比武活动874场,参与15464人次,选树“兴隆工匠”34名,技术能手1441人次。征集创新成果1200余项,参与职工12000余人次。矿井现有省部级以上高端人才32人次,高技能人才占比64.6%。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型矿井”称号,2023年荣获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