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推开杨村煤矿综采工区会议室的门,室内掌声阵阵,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办有奖知识竞答,这是该矿“百灵”宣讲队三季度以来第4次宣讲活动。
“沉浸式”宣讲——承载新使命
近年来,该矿坚持“形势任务教育紧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创新打造“百灵”形势任务宣讲品牌。一批来自各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过硬、工作能力超强、文艺特长突出的业务骨干加入进来,他们把上级各项工作指示精神,用“百灵”特有的声音传播到矿区每个角落。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完成改革发展任务,需要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以更深的情感爱企业。”该矿广播站播音员、“百灵”宣讲队队长刘燕一边切换课件,一边为大家解读“爱企三问”文件精神。
年初,兖矿能源针对公司所处的方位、肩负的使命,开展了“爱企三问”大讨论,引导职工树立企业与个人同命运、共荣辱的思想。
“拿到文件后,第一时间认真解读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让职工清楚‘三问’的本质是什么。自己先吃透精神,才能讲给大家听。”刘燕是宣讲队的第一批队员。
成为一名合格的“百灵”宣讲队员并不容易,刘燕深有感触:“为切实提高队员宣讲水平,‘百灵’宣讲队建立了宣讲务必‘沉浸式’‘代入式’的运行机制。”
“‘沉浸式’,是指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弄懂当前形势任务。宣讲前,队员们都要进行一轮重点工作解读,再根据采掘一线、生产辅助、地面生产等单位的下井时间和工作特点,编写宣讲提纲,加深职工理解;‘代入式’是指宣讲队员将各类文件精神,用朴实、风趣、通俗的大众化语言,讲明白、讲透彻。”该矿党群工作科科长、“百灵”形势任务宣讲队负责人张方皓介绍说。
“多元化”宣讲——展现新活力
“说安全道安全,安全工作天天谈,嘱咐安全莫嫌烦,安全一切为了咱……”在该矿井口候罐室,“百灵”宣讲队员手拿快板,为准备下井的职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新体验。
如何让职工牢记“安全决定一切、安全为了一切”的安全理念,宣讲队员绞尽脑汁,出新招、变花样,改编的快板《安全开出幸福花》第一次呈现,便让职工在朗朗上口的旋律中将安全的重要意义印在脑海里。
“宣讲队员多才多艺,会讲、会演,能跳、会唱,都是全能型选手。”宣讲队骨干队员王慧慧介绍说。
该矿着力探索“队伍强、内容优、形式新、效果佳”的教育方法,采用知识竞答、座谈互动、歌曲舞蹈、快板说唱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带动职工参与热情,在欢乐的氛围中让宣讲深入人心。
宣讲形式在变,宣讲阵地也在变。根据宣讲面宽广度、需求各异的实际,宣讲队从室内走向户外,利用平安亭、环保园、文化长廊等场地,开展“流动式”宣讲。通过唠家常、讲道理、讲故事的方式,将理论转化为大白话、方言,让理论宣讲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聆听者,也是宣传者。参与职工听着熟悉的方言,与宣讲队员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不清楚的问题清晰了,不理解的理论明了了,回去后同家人、朋友分享,层层传递、接力宣传,让形势任务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百灵”宣讲队还加入“互联网+”行列,采取“视频录制+网络播出”的方式,开展“云宣讲”,并在“幸福杨村”公众号播出,将理论讲解从线下搬到线上,让“上级的声音”更鲜活,让更多职工获得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认同。
“新生代”加入——释放新动能
接收文件,消化吸收,提取关键词,总结核心点,制作PPT,联系宣讲对接区队……这是“百灵”宣讲队的基础准备工作。
“这次宣贯的内容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内容我已经熟记于心了。”该矿经营管理科职工杨旭既紧张又激动,这是加入“百灵”宣讲队以来,第一次担任组织者的角色,从前期的文件解读,到与工区对接,她“独挑大梁”。
2021年8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法学系的杨旭分到杨村煤矿。11月,她自愿报名,经过该矿党政考核后正式成为“百灵”宣讲队的一员。
“刚参加工作时就参与过一次宣讲活动,当时在食堂,宣讲队员策划了一场‘快闪’,偌大的食堂里突然响起音乐,队员们身穿红马甲走出来,很有意思!”杨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之后了解了‘百灵’队的性质后,就迫切地加入进来。”
像杨旭一样,一批批高校毕业生入职后,不断为“百灵”宣讲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作为“百灵”宣讲队最年轻的成员,在参与了几场宣讲活动后,杨旭对这支宣讲队的意义和自己宣讲员的身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宣讲是形式,内容是灵魂。”杨旭说,“宣讲不单单是走个过场、读读稿子,用心提升宣讲质量尤为重要,既要‘高大上’,提高政治站位,也要‘接地气’,理论联系实际,让宣讲对象有共鸣、常回味。”
心有所向,砥砺前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宣讲员,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希望自己精进业务能力,努力做到宣讲有内涵、有活力,讲到位、讲出彩。”杨旭说。
吮过露珠清润嗓,嘤声婉啭感山河。“宣讲既要有新形式,更要有新队伍。相信这支注入了新生代力量的宣讲队伍,将会用精准的解读、独到的见解,让‘百灵’的声音送入基层、深入群众、直达人心,更加婉转动听。”该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纪委书记李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