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精彩瞬间

【特别报道】从零到亚军的突破——兖矿能源女子拔河队纪实

作者: 兖矿能源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25日   来源: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者按】团结第一,比赛第二——山东能源集团首届职工运动会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健康与活力,更是丰厚的精神滋养。无论哪场比赛,参赛人员及其所在部门、单位相关人员全力备战,全力以赴,由此展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受到广泛点赞。

“一根绳 一股劲 一个梦 一条心”——前不久举办的山东能源集团女子拔河竞赛便是一大“靓点”。

1.jpg

2222.jpg

在山东能源集团第一届职工运动会拔河竞赛中,兖矿能源第一支女子拔河队实现了从“零”到亚军的突破。今天,我们一起伴随图文报道,走近这支巾帼队伍,感受她们的艰辛付出和丰实收获。





集合——为了荣誉而战

7月12日12时,兖矿能源女子拔河队抵达山钢集团莱芜分公司拔河训练基地。在兖矿能源工会的协调下,救护大队仅用3天时间,成功组建了兖矿能源第一支女子拔河队。

1.png

没有任何休息时间,7月12日下午,女队12名队员立即展开训练,第一次与拔河运动“亲密接触”,感受拔河带来的“痛苦”,激发团队“斗志”。

对照山能第一届职工运动会拔河比赛女子组540公斤级标准,经过10组组合称重,每一组的体重都超50公斤左右,这就意味着参加正式比赛的8名队员,每个人都要减重8公斤左右,需要把体重控制在540公斤以下才能参加比赛,替补队员1人要把体重降到比8人中体重最小的还要轻。减肥的目标就是训练的标准,第一天就接受这样的训练要求,超乎了每个人的想象,但,队员们没有退却。

“一个成功的团队需要有团队精神,而拔河比赛诠释了这一精神。”面对首次接触拔河的队员们,总教练王钧说。

在“一根绳、一股劲、一个梦、一条心,挑战极限,永不放手!”的醒目标语下,女队们露出毅然坚定的眼神,下定了“刻苦训练、全力拼搏、夺取优异成绩为兖矿品牌争光添彩”的决心。

棋山——莱钢驻地济南钢城区海拔最高的山,开训后的第3天,为增加团队凝聚力,教练王钧安排了一次爬山活动。1个半小时的盘山路,着实把队员们累坏了,但她们互相搀扶、互相鼓励,谁也没有掉队,拔河的魅力初次在女队中显现。队员之间交流着一路上山的感受,回头看看上来的路,很庆幸自己的坚持。教练的一句话让队员们肯定了自己的能力:“上山没有回头路,拔河就是不放手”。

2.png

淘汰——为了比赛而战

竞赛是残酷的,淘汰是必不可少的。7月18日是离别的日子,经过5天的训练,3名女队员因为不适应拔河运动而被淘汰,映现在队员脸上的是无限的失望,刚形成合力的团队就这样被拆散了,大家都很不服气。

训练间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和教练讨论为什么会被淘汰,通过教练解说以及观看莱钢拔河队训练视频才知道,真正的竞技运动就是残酷的、不留情面的。进而,每名女队员对拔河运动都产生了强烈的敬畏之心,训练的态度也逐渐认真起来,每天训练结束,都会聚在一起看训练视频,和男队一起讨论着动作、感受以及怎样去提升自己。

随着训练量加大,时间变长,以及队员技术动作不标准、发力不正确、握绳姿势不对等因素,队员陆续出现手掌撕裂掉皮、脚底血泡、大腿勒痕淤青,有的还出现了肋骨横纹、黑点、肌肉损伤、软组织挫伤等情况,但训练场上队员们说得最多的却是“用纱布包上一会就不出血”“先喷上云南白药再来一把”“你拿红花油来我给你涂上,我的手没出血”“你明天提前吃上芬必得,教练说了她们刚开始训练也是这样”“不坚持怎么参加比赛”……

参赛——为了亲人而战

训练艰辛,家人的支持是源动力。对于一名普通的兖矿职工来说,放弃陪伴家人参加37天全封闭高强度训练,一生可能也就一次。所以,每一名女队队员都十分珍惜代表兖矿能源参赛的机会,同样,每一名队员身后的家人,都以她们为荣,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

拔河女队队员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32岁,45岁左右的成员最多,换句话说,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责任很重。每次训练回去的路上,大多数女队员都第一时间给家里人视频连线,面对五、六岁的孩子、刚上大学的子女和年迈的父母,每个人只说自己这个夏天过得很充实,没有诉说训练的苦和自己受的伤;视频另一头的家人,回复最多的是你好好训练,家里没事,孩子也没事,等你回来再一起出门旅游等等。

“大家都特别感谢家人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因为参加拔河训练没能好好陪家人而愧疚,每位队员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股赢得比赛的劲!”救护大队拔河队领队宋贝感慨地说。

初赛——为了兖矿而战

面对金色大厅比赛场地、崭新的比赛拔河道、全新的拔河绳,队员们莫名的兴奋感油然而生,短暂的场地适应后,大家在大厅的一个角落和教练探讨起比赛应该怎么进行。教练员王钧在布置战术的同时,也在给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兖矿能源拔河队队员进行心理干预,建立赢取比赛的信心。

第二天上午的比赛对于这群拔河“小白”来说异常顺利,男女队三战全胜,女队以小组赛两战全胜战绩挺进八强。男队在女队全体队员的加油呐喊中,以小组赛两胜一负的战绩进入八强。

8月6日,兖矿能源女子拔河队以4战全胜战绩参加8月16日山能集团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与赛会1号种子新矿集团代表队角逐冠亚军。

下场后,队员们都掉下了激动的眼泪,泪水中饱含着集训期间的艰辛付出,饱含着为兖矿而战的信心决心,更饱含着大家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荣耀——为了明天而战

初赛后紧接着的8天强化训练,教练给予了队员们更大的支持。战术细致化,技术统一化、信心再强化,8天时间,队员们向一个又一个目标发起了挑战,不断进行着决战前的魔鬼训练。

在与莱钢冠军成员训练中,冠军队员的力量冲击感让队员们旧伤未好又添新伤,芬必得加量,云南白药30分钟喷一次止痛,把撕裂的皮肤剪掉包上继续练……大家非常珍惜每一次和冠军队伍合练的机会,为了就是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自己掉队的理由,每个人身上都燃烧着胜利的火焰。

总决赛的前一天,教练让休息,可是队员们还是一个一个地在拉力机上找感觉,面对具有10年训练经验的老牌新矿集团代表队——东道主1号种子队伍,她们都想着能在赛前的最后时刻再提高自己。

开幕式如期举行,女队冠亚军争夺战成了最具观赏性的比赛。从出场到结束,“兖矿加油”的呼声就没有停下,良好的赛场氛围,激情的运动赛场,也让女队的队员们拼尽全力,与东道主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持久战,虽然最终屈居亚军,但女队员展现的精气神赢得了现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在山东能源集团第一届职工运动会拔河竞赛中,兖矿能源第一支女子拔河队实现了从“零”到亚军的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信她们会继承和发扬拔河精神,拼搏进取,突破自我,为兖矿能源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兖矿能源:从山东能源首届运动会中汲取正能量奋进新征程


“足球和篮球一样,每一秒都要全力以赴!足球离不开每个队员的协作,离不开团队的不言放弃和奋勇拼搏,这就像每个单位的团结协作,汇聚兖矿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磅礴力量!”这是营盘壕煤矿特约记者李德强的一番肺腑之言。

8月20日,在山东能源第一届职工运动会男子七人制足球比赛决赛的赛场上,兖矿能源足球队做到了!他们用不言放弃、奋勇拼战的精神诠释着兖矿力量,勇夺山东能源第一届职工运动会男子七人制足球比赛冠军。

在企业向好发展、23万山能人“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朝着一个目标奔的崭新时期,这场令人心潮澎湃的盛会,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个企业蓬勃跳动的脉搏,聆听到了一个企业传播四方的声音——新山能,新征程,奔跑出新的精彩,绽放新的辉煌!

矿业工程公司(综机安撤中心)安撤工程八队任鸿儒感慨地说:“运动员们的每一次起跳、每一次挥拍都承载着教练员的耐心指导和辛勤付出。在运动员们的一滴滴汗水中,在成绩不断的突破中,在取得的一块块闪亮的奖牌背后,少不了教练员的示范指导、陪练助力。

“更快、更强、更高”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看到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表现,我想场外的人员中,最紧张和最幸福的莫过于教练了。他们是运动员学习本领的指路人,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助推者,在此,我们向默默奉献的教练员致敬!

兖矿能源紧扣“凝聚职工、引导职工,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将文明贯穿企业发展、融入企业文化、根植职工内心,着力激发职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从硬件和软件双方面提升职工特别是驻外职工的文体赛事和活动水平,是兖矿能源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兖矿能源将其当作为职工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强,持续推进,有效丰富和活跃了职工文体生活,促进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自今年8月份以来举办的山东能源集团第一届职工运动会,为兖矿能源及其权属单位深入推进文体工作,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了遵循,同时也给驻外职工增添了昂扬向上的动力。


微信图片_20220713144522.png
兖矿能源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兖矿能源救护大队 宋 贝

【图文统筹/排版】王艳芹 罗晓婷

【素材提供】兖矿能源救护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