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重阳佳节,福寿满堂。在新中国成立73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连线几位与共和国同行的老人,共抒家国情怀,同迎佳节到来。
“开轩面场圃”,重阳暖万家。今天,兖矿能源网联合兖矿能源综合服务中心推出【重阳专辑】,一起走近和亲可敬的七旬老人,解读他(她)们与共和国同行的人生感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南屯煤矿退休老人王同生的心里,今日之中国就像载满厚德善行的长卷,缓缓展开一幅和谐画面。
透过王同生老人的名字就能推测出,这是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采访中,王老告诉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很多人名字中都带着“建国”“爱国”“国庆”等字眼,尤其现在喜逢和谐之中国,看到祖国强大就心潮澎湃!
看到祖国强大就心潮澎湃
➚ 南屯煤矿退休职工 王同生老人

抚今追昔。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多少先烈用生命劈山蹈海、披荆斩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铸就了今日奋进之中国名扬四海、名震八方,为后人开辟了新世界。
不变的是初心,不老的是信念。那抹永不褪色的橄榄绿,是激励济三煤矿退休党支部书记刘玉彬老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红色经典、美好记忆。
衷心祝愿祖国明天更美好
➚ 济三煤矿退休职工 刘玉彬老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文中的这句话,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富强之中国,薪火相传,蒸蒸日上。
时节更迭,信念如光;
心怀梦想,眺望远方。
而今,“中国梦”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愿景与热望。从物资供应中心行政科退休的杜庆荣老人,几十年来时刻把担当镌刻在心房,在他的眼里,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祖国正阔步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阳光大道上!
心怀梦想 眺望远方
➚ 物资供应中心退休职工 杜庆荣老人

受孔孟之乡文化的深厚滋养,山能人、兖矿人眼中的幸福,有着“一箪食 一瓢饮”感味到的“知足常乐”心态,亦有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畅意达观姿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这应该是一种感受幸福的能力。从杨村煤矿张秀梅老人充满喜悦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幸福来自于舒心安心放心,就像当今为人民编织幸福壮锦的中国。
紧跟着党 永远热爱我的祖国
➚ 杨村煤矿机电工区王晶的母亲 张秀梅老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中关于美好事物的语句,总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盛世中国处处透着的人间万象美好。
美好如同一粒种子,不断地生根、发芽、开花,在与共和国同行的兴隆庄煤矿老党员辛福堂老人心中已然枝繁叶茂,今天的辛老,正沐浴着美好中国的阳光,在志愿者暖心服务中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发挥好一名退休党员应有的作用
➚ 兴隆庄煤矿退休职工 辛福堂老人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在于追梦的初心和精神从未泯灭,随着时光的流转愈加灿烂耀眼。
正因此,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家国之梦,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之梦。
发展梦、科技梦、扶贫梦、夺冠梦……透过物供中心东华重工供应站职工李媛媛母亲的亲情叮嘱,您会感受到:从个人到企业,从企业到国家,发展的脚步一时一刻未曾停歇,追梦、圆梦,我们一直在路上!
逐梦想 我们一直在路上
➚ 物供中心李媛媛之母 张瑞芝老人

国泰民安盛世福,最是福祉暖人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正在变为现实。杨村煤矿张春喜老人说到的“人人享受免费接种疫苗”是中国亲情化、人性化有效防控疫情的一个例子。我和我的祖国,加油!
盛世华诞 国泰民安
➚ 杨村煤矿退休职工 张春喜老人

有国才有家,国强民才富。正如《家和万事兴》这首歌所唱的那样:“母慈儿孝敬”“国安享太平”。
一个家,因为有老人康健、积德行善、和美相处而越来越兴旺发达!
聆听着济三煤矿退休职工祖克功老人的心声,在传统意义上的重阳佳节到来之际,我们衷心地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祝愿我们的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基业长青,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明天更加美好!
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 济三煤矿退休职工 祖克功老人


【素材提供】兖矿能源综合服务中心 南屯煤矿 兴隆庄煤矿 济三煤矿 杨村煤矿 物供中心 兖矿能源网
【图文统筹/排版】王艳芹 罗晓婷
【动图、海报创意制作】罗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