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兖矿能源三届四次“双代会”指出:秉持“服务发展、成就职工”的理念,精耕细作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引领职工立足公司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经兖矿能源新闻中心策划,兖矿能源网围绕锻造高技能人才主题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今天推出物流公司和金鸡滩煤矿的相关亮点做法。
【编辑视角】建功竞赛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成效——兖矿能源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激励引导职工创新创效、建功立业。
开渠疏浚激活创新源泉。兖矿能源深推全员创新创效竞赛,拿出百万元表彰奖励小改小革创新成果。各级工会组织召开成果展和成果发布会57场次,组织评选“创客达人”“创新之星”等创新创效典型560余人次。全员创新创效潜能充分释放,17个集体分别被山东能源评为全员创新优质企业、全员创新区队等荣誉称号,50项创新成果受到山东能源表彰,获奖总量位居二级公司之首。
物流公司
“赵阳劳模创新工作室”
踔厉奋发硕果丰
走进物流公司“赵阳劳模创新工作室”,各类设备器械模型琳琅满目,这些都是工作室成员针对现场职工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安全技术难题研发的。
别小看这些外表朴实无华的自制工具,它们可都是车辆维修的“神器”,有了这些研发成果的加持,车辆检修作业效率明显提升,作业安全得到升级保障,为煤炭运输畅通筑牢了安全屏障。火车车辆底部空间十分狭小、可视范围有限,检车过程极易发生漏检、误判,一旦上线会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工作室成员经过现场调研,通过技术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及部件选型、材料购置及安装配件等过程,终于完成了“铁道车辆列检远程会诊装置”的研发,大家给它起了个生动的名字:“远程自拍杆”,2022年,此装置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
火车车辆和汽车一样,必须定期检修。而列检作业就是依据国铁要求、专业规程对车辆底部的转向架、轮对、轮轴等大大小小近百个部位进行检查和故障处理,确保车辆安全运营。
不负韶华踔厉奋发,累累硕果接踵而来。通过立项研发和革新改进,该团队围绕铁路车辆检维修难点,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完成技术革新成果20余项,获得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转化率达到100%,减少车辆损耗费用近300万元。
金鸡滩煤矿
劳模创新工作室
赋能前行“学练比创”
2023年一季度,金鸡滩煤矿重新摸排矿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情况,根据专业特长命名2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将切实能发挥作用的、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推选成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结合工作实际,金鸡滩煤矿合理制定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和研究课题,提出年度、季度、月度课题攻关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责任落实人和完成时间,做好创新项目成果的推进实施。根据工作室创新课题,该矿有针对性选择工作室成员,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和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加强工作室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长效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导师带徒”活动,签订师徒协议,倡导教绝活、传技能、带高徒,调动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比,在比中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定目标,促实效。该矿劳模创新工作室定期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会,对团队成员业务知识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素质。工作室成员以项目课题研究与应用为载体,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成立以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煤炭协会特等奖1项,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奖1项。“大功率超长胶带输送机变频调速系统”荣获国家煤炭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课题“榆神矿区矿井水井下储存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应用”荣获第五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编辑视角】兖矿能源大张旗鼓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立体化、多维度开辟线上线下先模事迹宣传阵地,上门为山东能源劳动模范悬挂光荣牌,使尊重先模、关爱先模、学做先模氛围持续浓厚。
2023年,兖矿能源畅通职工技能职业晋升通道,精心抓好各级技能大师评选,让更多“千里马”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好劳模、工匠、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名师带徒,结对帮教,双向考核,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新常态。
山东能源劳模、物流公司车辆段车辆车间班组长 茌良亮
熟悉茌良亮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是物流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兖矿能源首届劳动模范,更是技术革新能手、降本增效先锋。围绕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成本投入等难题,他研究制作的齿轮箱防漏油托盘、简易提钩车等实用维修工具十余种,参与研发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7项,均在现场维修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车间班组长,也作为老大哥,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将所学所悟倾囊传授,做好技术传帮带,总结归纳细、精、严、准、快、实“六步工作法”,创新推出岗位实地提升法、重点环节示范法、模拟仿真训练法等培训方法。持续深化导师带徒、岗位竞赛等活动,“师带徒”“匠带兵”,为车间发展提供了人才梯队支撑。如今,一个个新加入的“门外汉”被他培养成了“小精英”,车间职工常常围绕某个技术难点集体攻关,涌现了一批善于“小改革、小创新”的技术人才。在他的带动下,有些职工甚至自动自发长时间“宅”在现场搞革新。
兖矿能源劳模、物流公司工务段安全技术主管 杨 波
作为安全技术主管,杨波深谙“开拓创新、深化管理”的重要性。伴随企业智能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保证捣固车等大型现代化机械的正常使用,他先后编制岗位职责、作业规程、维修规程及风险管控等系列汇编,确保现代化设备设施的作业安全。
在加强技术管理的同时,杨波积极开展科研及技改工作,由于原有道口栏杆指示灯功率小、损坏率高,极易造成夜间通过道口的机动车及行人视觉不清,产生行车安全隐患。他研制更换了道口栏杆警示灯装置,不仅减少了维修次数,节约材料和人工费用,更确保了道口行人、行车安全,现各道口仍在使用。他编写的《铁路防盗螺帽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获得集团公司新科技项目二等奖;《南屯煤矿七采区综采放顶煤下沉区铁路治理技术研究》科技创新论文获得公司特等奖的荣誉,为矿区铁路运输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
山东能源“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金鸡滩煤矿综采工区副区长兼技术主管 王亚朋
2016年4月,王亚朋积极响应公司对外开发的号召,毅然决然的加入离家千里之外的金鸡滩煤矿开发建设中。坚持在生产一线的他,完成了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到技术主管,再到副区长的蜕变。
2018年10月份,刚接手技术管理工作的王亚朋,面临106工作面通过夹矸区域、安全及生产任务的压力,作为区队技术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他深感责任重大,但不言放弃,连续在井下奋战15天,最长在井下超过18个小时,最终103工作面以较高的标准安全结束了回采工作。
2021年,面对智能化建设的重任,作为技术负责人,王亚朋从规程措施、管理制度编制修订,到现场设备安装调试、改造,毅然扛起重任。期间,他攻克了采煤机5G通讯、采煤机远程控制、三角煤截割等技术难题。王亚朋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组织开展小改小革、技术创新,仅2021年一年的时间就完成小改小革10余项,其中6项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安全效益,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策划】兖矿能源新闻中心
【协助】物流公司 金鸡滩煤矿
【审核】陈伟
【协助人员】张文黎 赵光军 王继锋
【素材提供】王丹丹 李洋 田媛媛 王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