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重点项目进展如何?阶段性工作方面取得哪些新的突破?节点性工作获得哪些成果?……兖矿能源及其权属单位铆劲发力,决战四季度,全速全力冲刺2023年工作任务目标。兖矿能源网开设【风采录】栏目,对各单位相关情况进行陆续报道。本期推出《南屯煤矿:从10天到10分钟 “一键管控”让矿井畅快“呼吸”》。

兖矿能源2023年工作会议“十项重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聚力深推关键技术升级,打造科技创新典范。
兖矿能源强调:要实施智能矿山标杆工程,系统总结梳理智能化建设情况,制定2023年智能化建设改进思路和举措,确保取得实效、走在前列。对标行业内外一流先进矿井,补齐短板、提升水平,培育能源行业智能化建设新标杆。
“公司建机制、矿处搭平台、员工做主体”——按照这一思路,兖矿能源实施小改小革创效工程,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各类实操培训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小改小革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每半年依据实际效果进行评选评比,公开表彰奖励,并健全应用效果追踪评价机制,以实际实效“评先进”“论英雄”,确保“双创”主体既有精神荣誉、更得物质实惠,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南屯煤矿
从10天到10分钟
“一键管控”让矿井畅快“呼吸”
“以前人工测风需要4人,每10天才能完成一次全面测风。现在我们只需轻击鼠标就可以在10分钟内实现全面测风。”在南屯煤矿通防科监控室里,科长张英超进行着系统演示。
带来矿井通风系统这一“倍速效”变革的是该矿刚刚投入使用的智能通风综合管控平台。该平台拥有1个通防智能管控平台以及通风网络智能优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粉尘监测预警与智能管控系统、瓦斯分析预警与智能管控系统等5个系统,并融合了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束管监测系统等,形成了通防数据采集、分析、共享中心,各系统在平台上获取综合信息,实现智能管理、控制和决策要求。
“屏幕上看到的是井下皮带机头开关硐室安装的具有红外测温功能摄像头,根据温度分布可以精准辨别开关的使用状态,以此来对井下电气设备场所进行火灾烟气识别及超前预警。”技术人员介绍着该平台中的其中一项火灾监测预警系统。
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智能通风管控平台,就能实现地面对主通风机一键式启动、反风、倒机远程控制等功能;过车风门、主要行人风门实现了自动开关,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声光报警器;还实现了风门、风窗的远程视频监控及远程调控,结合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需要,可智能控制风门开关状态和风窗通风断面。
“如遇险情,我们可以直接从地面控制室进行操作,快速将风向调整至回风巷,并可根据灾变通风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信息,推送个性化灾害逃生路线。”该矿通防科科长张英超说道。
此外,该系统还基于人工智能的复杂通风网络自适应解算算法,实现了矿井通风理论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有机融合,内嵌是十多种智能网络解算算法,可最优化匹配各类矿井复杂通风网络解算的实际需求,确保了通风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一通三防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心脏”,只有保持畅快的“呼吸”,安全生产才得以稳妥进行。随着该系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该矿一通三防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了灾变应急控风能力,助力矿井通风“增安、减人、提效”方面取得实质性效果,让矿井“呼吸”更稳定更顺畅。

【协助】南屯煤矿
【协助人员】高朋
【素材提供】朱宇婷
【图文统筹】王艳芹 罗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