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记录伟大时代,书写发展变迁,唱响了奋进凯歌,凝聚了磅礴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
【编者按】日月星光,风霜雨雪。一路走来,你们披星戴月、迎风斗雨奔赴鲜活一线,迅速而准确地将新闻传递出来。志存高远,笔落本根,那一篇篇“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稿件,一个个直击内心的镜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铭刻着艰辛采编的烙印。记者节,让我们致敬新闻背后的初心与使命,将祝福送给每一位追光者,在新闻战线上不断努力奔跑,不负历史、记录当下、畅望未来,我们责任在肩,我们时刻在线!
诗歌:《我是记者 我在现场——致第22个记者节》
“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使命!这是我们的荣光!
为企业改革创新、转型跨越、融合发展书写最壮美的篇章!”
战争年代,新闻,是记者用鲜血和生命记录的血色篇章;
建国初期,新闻,是记者用笔和镜头记录的奋进航程;
改革开放,新闻,是记者用时代长卷记录的恢弘史诗。
新闻人的使命是责任,是义务,
是美好的愿景,是奋斗的目标。
风雨兼程勇担当,不忘初心砥砺行
新时代,赋予新闻人新的使命!
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之际,广大新闻工作者站高位、见深度、扬优势、出新彩,展现山能新画卷,描绘能源丽诗篇,书写出新闻工作者的新时代群像。
“新闻宣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今年以来,公司报纸、网络、电视、公众号、短视频的一次次深入基层、扎根一线的现场采访,一批批精彩典型的争相绽放,一篇篇振奋人心的优秀作品,打开了展示公司风采的崭新视窗,架起了公司连接全国、走向世界的桥梁。这些浸透着新闻工作者汗水和智慧的作品,是他们向企业、向职工、向这片热土汇报的最佳答卷。他们是当代“史官”,他们用心灵记录了公司上下拼搏奋斗的情怀,他们让我们共同见证了前进征途上的风雨和彩虹。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当前,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守正创新的关键时期。守正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把立场和观点融合在新闻报道全过程。创新就是要在新闻的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要研究和把握新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融通共享。老子云:道法自然。道是什么?就是规则,也是规律。新闻之道在于养育我们的浩然之气,激活我们干工作的情感思维,做到自我感悟,勤于思考和行动,做一名心存美好、正直、有良心、有责任的记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用正能量的优质内容使干部职工的思想更统一、精神更振奋、斗志更昂扬。
新闻是时代的号角。全媒体时代,我们要切实增强阵地意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新闻媒体,守好宣传主阵地。内部宣传中,要在提高自办刊物、电视节目、网站质量上动脑筋、下功夫,讲究宣传艺术、对接群众需求,紧跟发展步伐,把握契机,增强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让职工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外部宣传上,要通过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主动邀约采访,积极对外发稿,让外界了解公司发展、矿区新貌和职工生产生活的崭新变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手抓网络新闻媒体,占领宣传新领域。互联网已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战场,微信、短视频、自媒体已成为职工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加以利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为时代立像,为矿工铸魂!
在第22个记者节到来之际,祝愿全体新闻工作者更上一层楼!
有一种职业
充满明媚和谐的阳光
有一份事业
带来向上向善的力量
她激励我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
她指引我们坚守不变的航向
这种神圣的职业是记者
这份厚重的事业是新闻
有人赞美记者: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我是一名记者,
请允许我用这样的语言
诠释“记者”二字的内涵和份量:
“铁肩担道义”
是倾情镌刻心中的责任担当,
“妙笔著文章”
是执着追求路上的激情梦想。
为了一份共同的责任,
为了一个同样的梦想,
我们匆忙的脚步
从一个现场奔赴另一个现场,
热忱的文字
总是散发着温度和墨香;
思索的轨迹
从未偏离职工凝视的方向;
捕捉的画面
折射着生活之美 智慧之光!
学习、思考、行动,
锻造“三型”新闻工作者团队,
我们一直在路上!
有人说,新闻人苦,
一年四季,寒冬酷暑,
从未停止探寻的脚步,
始终执着事实的真相;
有人说,新闻人累,
披星戴月,栉风沐雨,
不是在采访,
就是奔波在采访的路上,
挖掘新闻,
聚焦话题,
捕捉影像。
当你真正成为一名记者,
你会觉得,
一切镜头和文字化作桑梓之爱,
一腔赤诚和丹心彩绘发展之卷时,
所有的苦累如同涓涓清泉,
浇灌良知的大树,
滋润道义的沃土,
奏响和谐的乐章!
笔尖记录时代,
镜头聚焦发展。
目光锁定基层,
真情连接一线。
——这是我们的使命,
更是我们的誓言。
这份拳拳使命,
这句铮铮誓言,
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我是记者——
辗转于重叠的现场,
奔忙于紧张的采访,
用一支劲笔,
书写企业品牌独有的魅力芬芳;
用一种声音,
传递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
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蓝图、梦想;
用一组镜头,
展现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
新面貌、新气象;
用一种行动,
见证新时代新闻人无悔选择与担当!
来吧,第22个记者节!
您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喜悦,
更是砥砺前行、勇攀高峰的志向。
让我们
携手前行,怀揣新闻人的信仰,
汇聚感动,汲取企业发展的力量,
这是我们的责任!
这是我们的使命!
这是我们的荣光!
为企业改革创新、转型跨越、融合发展
书写最壮美的篇章!
【作者:兖州煤业网站(新媒体部)王艳芹】
【综合服务中心 王赫】
记者是什么?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是带你发现世间新奇,是风雨中守望公平正义,是混乱中发出理性之声……枪林弹雨中他们无畏坚守,灾难疫情来临他们坚定逆行,每有新闻发生,他们总在现场。今天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致敬所有好记者,辛苦了,节日快乐!
【东滩煤矿特约记者 马芳】
在工作中坚守职责,在笔触下守望道义,作为新闻记者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煤炭矿井发展的每一个脚印,倾听群众每一件小事,传播党政的声音。在记者节这个节日里,回望过去一年,多少汗水与付出都化为点点思绪,成为珍贵的回忆。未来作为新闻记者的我们仍然要用心记录发展,用文字传递情感,用敏锐的目光去捕捉好新闻,用过硬的文笔担负起身上的重任,采写出更多鲜活的、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济三煤矿特约记者 吴杰】
11月8日,又是一年记者节。在这个岗位上奋斗了 20年,越来越明白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基层一线、在新闻现场……永远在路上,苦乐共尝、艰辛与喜悦同在,每一天都有收获。建党百年,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一名党员、新闻工作者,有幸参加了两场红色故事会演诵,深刻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带领我们中国人浴血奋战、发愤图强,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记者,我要继续沿着革命前辈的路走下去,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讲好职工身边的新闻故事,传递正能量。
【济二煤矿特约记者 许中亚】
又是一年记者节。愿所有坚守在岗位上的新闻人,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回顾这一年,总有一些令我们感动、让我们难以忘怀的片段。从年初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出发,到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再到开展“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主题教育……那些所经历或目睹的,都化作了一个个文字和一篇篇文章,如今回忆,心潮澎湃,付出都是有价值的。
很多时候下班,总会在街头偶遇凌晨上班的环卫工人,新闻工作就是这样,苦与乐同在。不知不觉自己“笔务正业”了已3年多,选择了,就必须全力以赴。新闻每天都是新的,我们的生活亦然。愿同仁们,在新闻战线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兴隆庄煤矿特约记者 林丽丽】
新闻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对我们说:“做这个行业,一定要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与大众眼中的“卫冕之王”不同,在我的心中,记者更多的是奔跑着的记录者。从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到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从国内最贫瘠的山窝到国外战火纷飞的战场,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世界的精彩,中国的腾飞。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初出茅庐的我见证过音乐人的激情、法治人的坚定、技术人的执著、奋斗者的踏实,世界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又远比想象更美好。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兼济天下,我能做到的可能只是笔耕不辍,可我坚定地相信,在记者笔下涌现的不只是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还有点点星光和未来希望。
上一个记者节,逆行而上;这一个记者节,携手前行!
【矿业工程公司(综机安撤中心)特约记者 张伟】
有人说:“选择做记者,就是选择了奔走和忙碌,选择了责任和担当,选择了为别人做嫁衣,为历史做记录。”对于深爱这一职业的人来说,奔走和忙碌才能让我们深入新闻事件的核心、才能了解和掌握最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责任和担当让我们怀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去报道,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企业的改革发展,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在这条苦乐共尝、艰辛与喜悦同在的路上,每一天都充满挑战和感动,正是这些让我更加充实,为身为记者而倍感自豪。
【杨村煤矿特约记者 林枫】
作为一名记者,以笔尖记录和谐民生,用镜头见证改革发展,用心采写鲜活的新闻,分享新闻路上的收获和感悟,讲述新闻背后的经历和故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记者有记者的信仰,把文字和图片变得有温度、有热度、有深度、有力度就是我们追求,每一个作品的惊艳都是深入基层的苦苦挖掘,每一份感动都凝聚着挑灯夜战的奋笔疾书,每一份荣耀的背后是擦干汗水后的坚持,是抹去泪水后的坚强,是拍去灰尘后的坚定。如今的新媒体融合的时代,信息量更大,技术性更强,我们有了学习的平台,但同时也有了创心的压力与责任,我们更需要学习新本领,增强“四力”,与时俱进,做好自己,讲好故事,用最小的光带给人们最需要的温暖和力量。
【南屯煤矿特约记者 朱宇婷】
“珍惜当下更有为!”珍惜心中的梦想,珍惜有限的时光,珍惜工作的机会,珍惜当下的宝贵!在持续用镜头记录故事、书写感动的同时,我们踏入了一个全新的融媒体时代,成为崭新的融媒体人。
在融媒体时代中,不仅要将各类媒体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电视、网站、公众号将资源“融”合在一起,要善于创新、与时俱进,更要资源共享、推陈出新。我要利用融媒体的科学规划及有效应用,有效促进矿井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创造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新闻作品,让新闻宣传工作在“融媒体”的时代里焕发新的青春与活力。
【济三煤矿特约记者 孟洪霞】
第22个记者节将至,11年从兼职通讯报道员到目前专职通讯报道员岗位,写作之路,痛并幸福着。其中坚持、学习、信仰、幸运8个字,是我此刻最想表达的。
坚持,从事务员到计算机维修到如今政工科室,始终没有丢了写稿这个活。12年的坚持,让我在写作的路上蜕变、成长。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习强国》《灯塔》等学习平台我是常客,《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是我常翻的书,通过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理论认知深度,为通讯报道提供强大理论支撑。信仰,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常扫“思想之灰尘”提纯自己的思想,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打开了我们打扫思想灰尘的智慧之门。幸运,目前的岗位,有来自领导的“认可”,有来自同事们的“热情、友爱”,每天都在愉快的氛围下开始工作,这就是“幸运”。“记者之路”还很长,我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杨村煤矿特约记者 侯龙】
又到了一年11月8日,又到了一年的记者节,进入新闻行已有三年了,三年对我来说,让我成长了很多,“勤能补拙”是我的人生信条,自工作以来我努力做到腿勤、口勤、手勤、脑勤、我觉得新闻工作者能够充分调动感官器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去发现去挖掘,去换位思考,去用心感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成熟的心态和新闻导向准备把握,手捧泥土、脚踩大地,用温度描绘矿区好故事,用独特的视角发现最美的矿区百态。理想是什么,现实是什么,理想是现实不断给我树立的新目标,新征程,新希望,继续努力奔跑。
【员工教育培训中心特约记者 鲁婷】
又是一年秋来到。在第22个记者节到来之际,这是“无冕之王”的节日,所有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们紧握手中的笔,构思、设计、策划那些具有温情的新闻,撰写具有温度的报道,担负起肩上的社会责任感。过去的日子,我们迎风飞翔,见证了很多酸甜苦辣;今后的日子,我们将会紧跟公司指明的方向,继续承压奋进,敢于俯下身子,多倾听基层职工群众的声音,创新方法理念,创作更多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一直保持满腔热情,用事实说话,用“接地气、冒热气”的新闻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出当下“山能人”“兖煤人”“教培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为能源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物供中心特约记者 杨静萍】
21年兼职通讯员职业生涯,前半段在基层,后半段在机关,更换的是工作环境,不换的是对新闻事业的热情。
回首新闻采写之路,一个个温暖的瞬间、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历历在目:忘不了办公大楼在深夜依然燃起的点点灯光,忘不了亲人们送别驻外将士依依不舍的脸庞,忘不了暖心行动中孩子们清澈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忘不了岗位练兵场上技术能手们的专注,大合唱舞台上那永不放弃、奋勇争先的逆转,乒乓球赛场上运动员们展现出的矫健飒爽,更忘不了我们物供人抗疫路上勇敢逆行的坚强、抢险路上废寝忘食的坚韧、保供路上待命急行的坚定……
尽管有奔忙于拍摄和剪辑的艰辛,尽管有加班加点、挑灯写稿的煎熬,尽管有对家人无限的亏欠和愧疚,但当我融入到这个充满向上向善正能量的团队,用手中的笔和纸记录下每一段属于奋斗者的时光时,我总是很庆幸,能够与这样一群逐梦者并肩前行。
在无数欢笑与泪水的背后,在无数敬佩与感动的背后,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请允许我为每一个日以继夜、默默奉献于山能发展的追梦人,由衷地送上一份祝福,愿您们所有奋斗都能拥抱幸福,所有付出终将美梦成真!
感谢企业赋予我的成长,感谢领导同事们给予我的帮助,感谢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们无私的支持。离开,不是结束,而是为了更好的开始。做新媒体人,无上荣光,不减热爱!
【兴隆庄煤矿特约记者 李振】
在全国第22个记者节到来之际,作为一名煤矿新闻记者倍感荣幸, 内心无比激动! 深入安全生产一线,听来自工人们的生产故事,品来自一线的工人力量, 按下快门抓拍“精彩瞬间”,用文字和图影,诉说基层一线记者别样的深情。我们走进基层、紧跟一线,宣传报道新时代矿井工人对待企业责任分工的“敢于担当”,对待本职工作的“认真细致”,深挖来自一线职工群众的“草根明星”。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一“声音”传递出来,将这一“写照”拍摄出来,将这一“深情”展示给公众。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发挥好媒体助企的使命担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改进创新,在学思践悟上下真功。带着新闻人的真情、真心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风写实,增强新闻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激励企业上下汇聚“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发展合力。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身怀正气、善接地气、修身守正、立心铸魂,勇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企业和职工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以新闻人执着的信仰追求、卓越的新闻作品、高尚的道德操守、别样的真情实感,实现一名国有企业新闻记者的人生和职业价值,以实际行动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新闻宣传作品,为集团公司和美好兴隆高质量发展贡献来自基层一线的新闻记者力量!
【微视频制作提供】南屯煤矿党群工作科
【朗诵】济三煤矿 吴杰 朱亚明
【协助人员】兴隆庄煤矿 秦婧 李振 杨村煤矿 侯龙
【海报创意制作】东华重工输送机事业部 王胜 赵楼煤矿 李舒婉
【音频、动图制作】实习记者 李舒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