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矿干部职工围绕“价值成就你我”核心价值观,以“现场为王、问题导向、全员参与、持续改善”为方法,以小博大、以新博强,为矿山保安全、促生产、增效益作出积极贡献。
——题 记
创新之花竞芬芳
——济三煤矿创新创效助推矿井高质高效发展纪实
济三煤矿坚持培育“创新型矿井”战略,以科技兴矿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激励为核心,舞活挖潜龙头,激活效益源头,打好创新创效组合拳,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创新创效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矿井高质高效发展。
人才创新:精耕细作
人才是企业实现全面创新的驱动力。没有人才的企业就如无源之水。这个矿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各种机制和手段,集聚人才,延揽人才,营造育才、留才、用才、重才的良好环境。深推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通过跨单位、跨部门和跨专业力量整合,先后建成了以3个劳模、3个技能大师为引领的6个工作室创新工作室,涵盖采煤、掘进、机电、通防、洗选等专业,汇聚各类创新骨干人才320多人,形成创新、创优、创效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达到“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片”的创建成效,有效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该矿深化“导师带徒、拜师学艺”人才培养机制,将具有一定绝技绝活的高级技师作为技能传承人,开展“一对一”“一对N”私人订制活动,通过技艺传承、岗位实践、解疑答惑等形式,帮助职工提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加快培养更多“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青年才俊和能工巧匠,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的技能人才队伍,营造“一人带动多人、多人辐射众人、众人齐头并进”的人才成长氛围,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目前,该矿拥有高级工及以上技术工人1581人,多人荣获“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煤炭行业青年技术能手”“兖矿集团首席技师” “兖矿工匠”“兖煤工匠”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该矿刁新文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第六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边震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济宁市星级创新工作室、省级创新工作室,高传宝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山东省煤炭系统工人先锋号。近两年,完成创新课题99项,创效1000余万元,获得国家技术创新成果11项、国家专利14项,成果转化利用率达到100%,一批现场生产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职工作业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促进了保安稳产、减人提效。
科技创新:精益求精
科技是兴业之基,科技是发展之本,科技是活力之源。该矿认真贯彻落实能源集团第一届科技大会精神,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题”之道,从科技项目申报、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工作统计、科技成果奖励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标准,健全矿井科技创新体系。
该矿大力实施以管理创新、人才建设、科技投入、项目研发为重点的“科技兴矿”战略,在短壁充填开采、岩巷安全快速掘进、冲击地压防治、大涌水综合治理、信息化等方面,研究应用了一批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有效解决了一系列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企业要发展,创新是灵魂。该矿构建了以“双创”、“三减三提”、创新工作室、合理化建议征集为载体的众创平台,创新实施“金点子、银点子”市场化交易模式,全力打通职工创新创效“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坚持以完全市场化交易运作模式为主导,建立“653”合理化建议管控闭环机制,切实为职工搭建流程畅、周期短、渠道通、转化快、效益显的成果转化和服务平台。济宁三号煤矿ICQCC发布团队《新型拉线急停开关的研制》课题,代表中国在本届QC成果大赛上荣获国际质量管理最高奖项——铂金奖。E矿山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脱轨预防及监控技术等创新项目,多项成果荣获国家专利。
管理创新:精准发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该矿紧紧围绕“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创新”这一主题,以管理创新为重点,深入挖潜增效,不断寻求新的“创新创效”增长点和驱动力。
乘势而为,胜在创新。该矿结合矿井生产经营管理现状,构建实施以“12566”为工作思路的济三特色市场化精益化“两化融合”卓越运营管理体系,组建市场化精益化“两化融合”建设管理工作团队,不断加强材料成本控制,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利用预算来对各部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强化可控费用管控,成本大幅下降。积极应对煤炭市场波动,煤价起伏等不利因素,依托全面预算管理,细化分解“量本利”指标,构建了精细预算、精准降本、精确考核的“三精”管理模式。树牢“节支降耗增工资”经营理念和“没有绝对的废料,只有未放对位置的原料”工作理念,依托材料精益化系统,严格过程管控,实现修旧利废全过程闭环管理规范化运作。实施“增精煤、增运河流向、减灰分、减煤泥”策略,从原煤生产、运输、筛选、销售等环节抓起,收入明显增加。
该矿先后制定下发全员创新工作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年度计划、保障制度、《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等多项规章制度,推广应用项目申报表、评审表、实施评价报告的“两表一报告”,形成了合理化建议每季一征集、一评选、一验收、一表彰、一推广的“闭环流程”。全矿上下创新创效氛围浓厚,职工全员创新参与率达到98.3%。在完善的机制考核保障下,全矿干部职工围绕“价值成就你我”核心价值观,以“现场为王、问题导向、全员参与、持续改善”为方法,以小博大、以新博强,为矿山保安全、促生产、增效益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