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赵楼煤矿:以“战疫之勇”谱写“担当之歌”

作者: 张震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23日

疫情之下显担当

——题 记

何为担当?是召唤之下“疫”不容辞,是困难面前“疫”无反顾,是紧要关头“疫”往无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波来势汹汹的疫情猛虎,赵楼煤矿干部职工担子一起挑、力气一处使,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以“战疫之勇”谱写了一曲“担当之歌”。

扣紧责任链 密织防控网

“疫情防控关乎职工生命健康安全,我们一定要紧绷思想弦,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分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8月28日晚11时,深夜的办公楼灯火通明。“疫情来了”的哨子一吹响,该矿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全体疫情防控小组成员或从巨野、或从宿舍,迅速集结到位。

会议紧凑高效,结合两级集团部署要求和矿常态化疫情防控经验,从床铺安排、食材采购等涉及职工饮食起居的头等大事,到日常协同调度、督导检查、物资保障等15项硬性措施,一一拍板钉钉,“战疫”全面打响。

根据郓城防疫指挥部要求,全矿职工加之赵楼电厂、信达公司、兖煤物业等兄弟单位的所有职工需保持一体化静默管控,这在矿两年多的抗疫史上还是首次。全体静默使得矿区新增近600多人住宿需求,涉及职工休息的事等不得、慢不得,随即启用防疫储备物资,连夜组织后勤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发放床上用品,住的问题妥善解决。

与此同时,紧急启动信息流调工作。在防疫办公室,工作人员有的脚步急促,行色匆匆;有的耳边夹着电话,双手边敲打键盘边调度,大家彻夜不眠与时间赛跑。“早一分钟完成信息流调,职工们就能多一份安全保障。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误!”

“每天散了晨会,紧接着就坐在一起,商量新一天的防疫工作。”为推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效落实、信息互通有无,制定实施疫情防控早调会制度,每天8点半准时开始,研判形势、信息共享、统筹部署,成员部门之间扁平管理、协同作战,确保“战疫”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防疫我当先 守好第一关

天刚微微亮,破晓的第一缕曙光还未照到大地上,大白们就已摆好桌子、拉开架势,开始新一天的核酸检测。

常态化核酸检测是项兜底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矿区没有医院,党员、团员、暖心志愿者以及两名巨野中医院的驻矿医生挑起大梁。一次检测需要在4个半小时内,快速完成54家基层和驻矿单位3000余名不同班次职工的核酸检测任务。虽然天气微凉,但几个小时下来,包裹严实的防护服每次都捂得满身是汗水。

“各位师傅,请戴好口罩,耐心等待。”在矿区另一边,两位身着防护服的保安大哥扯开嗓门吆喝。矿西大门是煤炭和生产物资运输的主通道。一大早,运煤车队一字长龙缓缓进矿,登记报备,扫码测温。“我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该做的程序一个不能少。”

防疫办作为抗疫最前线,20多天来,工作人员加班通宵成了常态,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里只要一醒就习惯性拿起手机看一看形势、政策变化。防疫办工作人员孙辉说:“工作初期信息流调和制度会审那段时间是最忙的时候,压力非常大,不能有片刻耽搁和半点疏漏,大家都处在超负荷状态。”

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们坚守如一,非常有底气和信心地表示:“我们肩负着‘唯快不破’的使命,只要做到精准快速、科学高效、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助力咱们矿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消杀战线,工作人员几乎每天要背着一二十斤重的消毒设备爬一万多个台阶、走两万多步路;还有各基层疫情防控联络员,信息统计、测温消杀“一肩挑”……

有难不畏难 生产不打烊

疫情形势瞬息万变,30多名职工在家无法复岗,人员紧缺怎样办?综掘一区青年区长孟祥阁拍着胸脯说:“放心,没影响。”

当前正是抓进尺、保接续的关键时期,区长孟祥阁、支部书记李勇和区队一班人研判后,成立先锋突击队,党员干部献公休、连轴转、做表率,同步制定包抓管理、班组联动等措施,保证了“两头”掘进平稳有序。

“争创国家首批智能化建设示范煤矿,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对近年来智能化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验。”面对7306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建设的重任,综掘二区区长张瑞凯信心十足,据他介绍,整套智能化系统虽然平时就已实现常态化稳定运行,但他们对设备进行了再优化、再调整,把“迎检状态”变成了“日常动态”。

疫情要防住,生产要安全,经营要有序……同一个目标下,一条心、一股劲,各单位同频共振,多措并举保障矿井安全高效运转。综采一区集中精力抢抓7303工作面安装调试会战,为下步开采压茬接续奠定基础。运搬工区开通井口至作业地点“直达专线”,精准接送采掘一线职工,大大缩短职工步行及候车时间。运转工区实施重点要害部位一天三检,检修人员24小时值班待命,保证矿区安全供电。从金鸡滩转战赵楼的88名安撤将士,放弃节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只身投入赵楼安撤会战。生产服务中心25人8小时内卸了整整6大卡车210吨水泥,解了厂家无法入矿卸车的燃眉之急。后勤服务中心熬夜抢修空调管路,让职工凉爽住宿。经营管理科沉着应对运输管制,多方协调、周密组织物资如期到矿。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得知工作面即将安装调试,兖煤工匠王宗宝在封控前连夜驱车赶回矿;老党员胡会海“八月十五、十六”连着两天打联勤,全力组织安装制冷风机;巾帼女将刘婷、任平、张国方三位提升机司机在岗二十天没休一个班……

正是他和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在战疫情、保安全、稳生产中星光闪耀,助力矿井生产生活井然有序,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现场验收评定,成为全省首家通过的煤矿。

送上暖心果 聚起团结力

“职工的心,企业的根”,这份民生答卷在疫情从严防控之下尤为沉甸甸。

“同心战疫关键时刻,更要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千方百计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大家战疫的信心、决心才能鼓舞凝聚起来。”

原来平均每天2500人次用餐,变成现在的7500人次用餐,饭菜、面食消耗量也随之增长三倍左右。”

“民以食为天,必须要在保证食品健康安全前提下,尽可能丰富菜品,让职工吃得饱、吃得好。”接到从严管控通知后,该矿第一时间组织餐厅赶往周边蔬菜大棚和农贸市场,采购备足新鲜的果蔬、肉蛋以及米面油等食材。同时专门成立四个巡查小组,每天定时不定时检查餐厅、超市安全卫生状况,确保职工“疫”食无忧。

晶莹剔透的小柿子、红彤彤的大苹果、香喷喷的暖心饺、鼓鼓囊囊的洗漱包……战疫期间,女工协管员、青年志愿者们火线出动,分班次到井口、进区队、下岗点,为坚守一线的职工们送上慰问品,以知心、贴心、暖心的服务,筑起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

菏泽、济宁“双城管理”,哪边疫情有变化,矿区防疫政策都要受影响,职工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封信、倡议书,早会、班前班后会,一遍遍耐心给职工们讲形势、讲政策。支部书记发挥“头雁”作用,拎着水果、提着烧鸡来到宿舍,拉贴心话,解疑难题,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安心工作。

为靠前了解职工所想所盼,集中开展问需调研活动,汇总梳理大伙儿关心关注的焦点难题,一件接着一件办。先后分两批次为职工从家中运捎来近千件“爱心速递”,多频次组织“矿嫂暖心理发队”解了300多名职工“头等大事”。

你帮我,我帮你,来自职工身边的暖心事同样频频涌现。选煤中心车间“王经建”理发室,午休时间“开业”给大伙儿理发;四号宿舍楼的“李修涛”钥匙铺,免费给大家配钥匙;还有五号宿舍楼的“刘光林”维修店,修电视、修冰箱,大小件通通不在话下……全矿上下团结互助、合力共为,战疫必将胜利,战疫必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