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新山能 新突破︱杨村煤矿:重标强标 质保“生命工程”

作者: 林枫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27日

抓细节 抓基础 抓管理

——题 记

地基不牢,地动山摇。今年以来,杨村煤矿把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关键举措,坚持安全第一、一次施工到位、一次成型的“三个一”理念,强化现场管控、精细管理、智能化建设,打造精品工程、优质工程,以标准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为矿井安全生产强根固本。

以“严查”强管控

“要严格控制好飘刹刀,确保采高和工程质量达标”。

“这3个地锚埋深不达标 ,拉拔力达不到规定要求,应立即整改。”……

在该矿三季度质量标准化验收中,各单位质量验收员在现场认真履行矿赋予的权利,瞪起眼来查,狠下心来抓,严把质量验收关。始终把现场管控定为“首道关”,坚持现场施工与动态验收同步,抓好重点工程、隐蔽工程的过程管控,采取“三不定”检查的方式,形成“动态+静态”“常态+长效”的管控机制,严格按照“工程一体设计、工作一步到位”的原则,强化“先停即改再干”制度落实。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矿井、科室、区队、班组四级联动管理长效机制,压实“四方”责任,逐级落实分级管控责任,确保压力层层传递、责任环环相扣。紧盯重点工序、关键环节,严查跟班人员、班组长和安监员“三类人员”履职尽责情况。

该矿坚持重心下移,突出区队班组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区队、班组的主体作用,做到区队有目标、班班有指标、人人有压力,坚持“激励为主、奖罚兼顾”的原则,以“4321”结构工资制实行量化分级考核,每季开展“精品采煤工作面”“ 精品掘进头”“优质机电安装工程”评选活动,选树一批质量标准化“样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标准化整体推进。

以“精细”提形象

支架(柱)一条线、煤壁切割一条线、风水管路一条线、标志牌板一条线、物料码放一条线,为提升现场整体形象,该矿坚持抓小抓细,制定实施的“十六线定置管理法”,涵盖5大专业共90项,所有安全警示标志、管线吊挂、巷道照明等进行“一体化”精细管理,所有物料采取挂牌管理,规格、型号、数量一目了然,明确专人负责,按照“谁取用谁整理”的原则,确保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围绕头、面、线有新变化、综合形象有新提高的目标,不断创新“十六线定置管理法”模式,丰富标准化内容,做到“五有三线两全一化”。“五有”,即操作有标准、岗位有警句、设施有挂牌、设备有名称、管线有流向;“三线”,即标准化料场挂牌管理、分层拉线,电缆、风水管路吊挂平直成线,工具摆放、备品备件、材料码放一条线;“两全”,即各类安全标识、标语醒目齐全,各种信号、安全保护、报警装置可靠齐全;“一化”,即水沟、盖板、电缆钩等统一标准化,综合形象规范有序、环境整洁、安全高效。

以“智能”增效

10601薄煤层工作面属于不规则工作面,需要边生产边增加支架等设备,巷道高度只有1.9m,运输、安装设备环节困难,该矿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制定出“一取二支三调”的方法,即采用取消端头架,使用备用支架进行端头支护,根据开采进度微调端头区域支架的位置,确保设备安装效率最大化。

以“大马拉小车”的思维,升级设备配套方案,配置更大功率的设备,提高设备稳定性,完成10601工作面智能化安装,实现采煤机位置检测、记忆截割、三角煤截割工艺,液压支架跟机移架、自动补压、自动推溜等工艺,大幅度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安装架空乘人装置集中远控系统2 套,安装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替代传统地轨运输方式,切实达到智能化减人、高效运输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