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管理提效 资产提质专栏】济三煤矿:三剂“良方” 降本提效

作者: 宋瑞三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2日

围绕当前形势“怎么看”,成本管控“怎么办”,立足岗位“怎么干”,济三煤矿强化宣传营氛围,精益管控降成本,创新方式增活力,招招落地提效益。

精调“配方”强意识

提振“精气神”。济三煤矿利用成本管控工作宣贯会,深入学习两级能源关于加强成本管控系列要求精神,对成本管控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树牢了“降成本就是增工资”的思想,形成“上下一盘棋,全员创效益”的合力。新闻宣传部门打响宣讲第一“炮”,组成成本管控宣讲小分队,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入区队到车间分不同场次和班次进行宣讲。

宣讲用实实在在的数据,通俗易懂地语言,把形势讲透,把任务讲明,把举措讲实。9月以来,“心对心”交底宣讲30场次,参与人数达3000多人次。在济三网站、“至美济三”微信公众号、《宣传活页》等内部媒体设立“降本增效在行动”“成本管控大家谈”专栏,展示各区队、班组工作措施和特色做法。

“二季度以来,受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带来较大的成本管控压力,进入了矿井发展的瓶颈期,坎如何过,考验着每一名干部职工。”党群工作科负责人在基层区队宣讲时,开门见山。

“接地气的宣讲,解开了职工的疑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当前的形势任务,也更加明确了下步工作努力的方向,极大提振了干部职工的信心。”机运工区党支部书记高瑞说。

借助“妙方”强管控

聚焦“利润源”。今年以来,济三煤矿借助“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立足市场化,推进精益化,印发《6S及目视化管理办法》《TPM自主保全管理办法》等八个精益化管理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强化督导考核,因势利导培育新观念,搭建新平台撬动管理升级,聚焦新发展精益管理全过程管控,激发了内生创效的活力。

“围绕经营管理流程、成本费用控制、列出工作清单,将预算总目标逐级分解到各级市场主体,逐级落实责任,实施倒推成本管理,打通最后一‘纳米’。”经营管理科科长白坤鹏说。

“精打”:在实施“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中,综采二区从细处挖潜增效,提高材料利用率,根据材料费用预算指标和123下01工作面安装实际,制定《123下01胶顺施工方案及标准》,将材料消耗管理与绩效工资相结合,严抓计划审批、领用监管、考核奖惩,做到领有记录、用有去向、余有回收。

“在现场管理上,强化责任提高节约认识,从每一道工序入手,精打细算,节支降耗,严控生产成本。”综采二区党支部书记薄文忠说。

“细算”:煤质发运中心实行交旧领新,对设备拆除掉的大品大件,严格检查,反复确认,不轻易丢弃和浪费一个零部件, 减少新产品和新材料投入,力促实现“变旧为新”,物尽其用。仅5月份,自主维修采制化设备和环保发运设施10余台,洗刷编织袋50条和煤样瓶66个,粉刷墙壁110平方米,20名职工得到额外绩效奖励。

“今天我们组出勤仅四人,但是接班后迅速投入工作,完成了原来六人的工作量,每人比平常多收入一百多元。”大班下班后,浮沉工刘续堂看着钉钉系统里的工资收入高兴地算着账。

“利废”:本着保障循环利用,降低成本,回收队紧紧围绕物资管理、成本控制,复新创效重点管理,拓展自主改善项目,扎实开展“管理创新、节支创效”活动,完善《回收、分拣、修旧从业业绩考核细则》《修旧利废绩效奖励细则》等相关考核机制,提高修旧利废管理水平。

强化“五小”科技攻关,从改变修旧利废方式、方法、数量、质量上谋求突破,按照区域内木材非标加工、大堆材料管理、材料转运生产流程及成本构成进行多单元划分,划分出区队生产劳动、辅助生产不同的市场单元,确定包岗单价、零工单价岗位类别,双驱推动生产组织拓展活力。

“上岗”:深推市场化精益化融合管理运作管控,对不利于废旧材料回收、处置、修旧、复用的因素,组织全员专题讨论,梳理废旧材料管理与复用流程,科学制定措施,保障废旧材料处置、修旧、复用,增强废旧物资过程管控,提高修旧工效、复用水平。以修旧利废直接性生产的可操作性为控制标准,合理配置调整修旧利废创效班组,将回收的物资经过人工分拣后,分别存放在复用区、修复区、废品区。能复用的直接复用,能修复的进行修复,“新产品”重新“上岗”。

“制定班组四级193项修旧产品工序、非标加工、修旧利废零星用工等工序体系,实施精准规范化计量,确保市场化精益化融合管理在安全生产中提质增效。”回收队长齐新林说道。

巧用“土方”强开源

播种“金豆子”。济三煤矿以矿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构建实施“金点子、银点子、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一季一征集、一评选一验收、一表彰一推广。

候宜军劳模工作室成员刘明旭的创新成果《采煤机系统及遥控器维修测试仪的研发》,解决了采煤机由于井下地质条件的影响,造成采煤机内部模块的使用周期缩短,经常损坏的难题。

“此维修测试仪内部为总线分布式结构,采用高可靠CAN总线互联方式,结构简洁易于维修,配置灵活。维修各种模块时,首先送上测试仪的电源,开机检测完成后进入采煤机主页面,只需用快接插头插入需维修模块,显示器即可显示模块状态,通过面板上的按键及指示灯,模拟采煤机,对所修模块进行全功能测试。”刘明旭说。

此仪器可快速检测采煤机各种模块的好坏,对维修工作不但节省了人力,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可节约100多万元,成果荣获兖矿能源一等奖,得到了推广应用。

边震劳模工作室成员刘敬伟的创新成果《基于3d电脑建模技术的大型安装件优化设计》,解决了过去对皮带基础、泵房基础等大型安装件的设计安装大多采用经验法,绘制草图或者cad制图加工,全焊接完成,面临的问题有由于不够形象造成安装困难,图纸抽象繁琐难懂,无法对加工件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薄弱点。

“此设计利用红外测量仪或直尺将安装件周边设备进行测绘,包括位置尺寸,大小尺寸等,在电脑上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绘制,形成可视化安装件安装环境图纸;根据配合的基础孔进行大型安装件的绘制,校准连接螺栓孔的位置是否合适,确定主要受力点,进行加固,根据安装的难易程度,生成视频动画,确定施工步骤,起吊位置,形成可视化措施,指导安装。”刘敬伟说道。

在16采区、18采区吸水井盖板设计安装,装载给煤机溜槽设计安装,清理斜巷压风供水管路,装载皮带移动机尾设计均采用此技术,效果良好。

……

二季度,济三煤矿征集“金点子”“银点子”、合理化建议114项,其中《旧钢丝绳拆解方法研究与应用》《微电脑轴承加热器的应用》获金点子,《综放工作面切眼使用直角梯形布置形式的探索》等10项银点子,《温度指示标签在高压电缆连接器上的应用》等15项合理化建议。

随着许许多多创新成果、“金点子”“银点子”、合理化建议的不断推广应用,既促进了安全生产,又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