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煤矿综采二区以“31789”人才培养工程为根本遵循,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情感留人”的用人理念,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区队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多举措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着力打造忠诚担当、活力充盈、务实作为的高素质专业化青年人才队伍。
健全培训机制,构建人才培养新规范。创新“1+3+1”培训模式,抓好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规程措施、矿山自救、灾害预防、设备原理性能等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强化综采专业技术理论培训。结合个人状况、所学专业和区队技术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分为“学习培训、班组实践、参与技术管理”三个阶段,制定每个人的见习指导、培训规划,选派最优秀的见习指导人,提出见习指导的目标考核要求,落实指导培训责任,强化奖惩激励措施,向见习指导人交任务、压担子,定期检查考核看效果,及时查找问题抓整改,使高校毕业生在实践中逐步成长成才。
健全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培养新载体。结合新分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定向培养,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深入现场多学多干,在实践中熟悉生产现场,掌握工艺流程,提升操作技能,适应岗位和技术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规程措施的编写入手,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技术管理工作,在编写规程措施中增长技能。带领他们参与革新改造,认真查找设备、工艺等方面制约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积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选准技术创新的突破点,向每个人压担子、提要求,激发创新热情。
健全考核机制,创建人才培养新举措。牢固树立高校毕业生是矿井人才资源的重要来源理念,在培养、关怀、激励上下足功夫。按照矿《关于“1357”高校毕业生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规划“一年立足、三年起步、五年成才、七到十年成为矿井骨干”的成长路线,修订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期管理办法》,全方位、多角度、分阶段考核高校毕业生见习期表现。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实施日常监督、季度考核、年度总评,把绩效考核作为激励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坚持“凭实干、重实绩、求实效”,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