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的山风裹挟着历史回响,教培中心的党员同志们肃立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碑前。首遍共读划破长空,字字千钧;再次齐声呐喊时,仿佛与革命先辈的壮志豪情轰然相撞,热泪在眼眶中激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学习,进一步锻造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钢铁意志,5月9日,教培中心党委组织首期36名党员奔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井冈精神”实践教育活动。
来到火红的井冈红旗雕塑标志前,全体党员同志面向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宣誓声中,大家回顾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再一次接受思想上洗礼,进一步坚定“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步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泛黄的文献与斑驳的枪械将时光定格在1927-1930年的峥嵘岁月。党员们聆听着深情的讲述,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破损的草鞋承载着跋山涉水的坚韧,褪色的军装浸染着战火硝烟,发黄的家书字字泣血却饱含赤诚。当目光触及展柜中锈迹斑斑的红军饭盒,当年“红米饭,南瓜汤”的歌声仿佛在耳畔回响。这些“会说话”的文物让党员们深切体悟到:正是“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信念之光,让井冈山的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步入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木质桌案上仿佛还留存着《井冈山的斗争》的手稿余温。讲解员动情地介绍:“在这间陋室里,毛泽东同志将革命火种淬炼成理论火炬。更令人震撼的是,从军官到士兵每日五分钱的伙食费里,竟能省出建设根据地的资金—竹节存钱筒里叮当作响的铜板,奏响的是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乐章。”
在为期三天的外出实践里,党员们还走进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每到一处,心灵都经历一次升华。滴滴雨落、声声水鸣,琅琅红歌、铮铮誓言,无一不是革命历史的重现,红色基因的传承。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这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让党员们全方位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大家纷纷表示,“下山”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将“实事求是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转化为破解教育培训痛点的金钥匙,在新时代教育培训改革中奋力谱写“星星之火”新篇章。
据悉,教培中心党委此次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共组织三期,大约共计115人参加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