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杨村煤矿以市场化经营为基础,以精益思想方法为手段,强化过程管控,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管理创效、经营提效,全面推进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实现“效益、效率”双提升。
生产管理精益化、提效率。该矿运用价值流程图、工序能力分析等工具,深入进行精益生产诊断,盯班写实,对工作面布局、作业计划、工序损失等生产流程诊断分析,运用精益管理工具找出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规划、责任人。结合产业特点,选取安全、生产、质量、成本、交期、设备、效率、效益、环境、人员等管理要素,建立生产管理关键指标考核体系,与工资收入联挂,推进收入与生产效率效益联动。
质量管理精益化、提标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及“一次成巷、一次标准、一次到位”建设。坚持创建“精品工程”,提高全员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岗位记录“6S”定置化管理专项评比活动,持续完善标准作业管理,严把工序质量关,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推广应用六西格玛等质量控制手法,分析监控生产过程状态,及时预警异常状态,准确反映生产系统能力,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广泛开展质量问题分析,确保持续改善质量标准,促进施工、产品、工作、服务满足市场要求。
成本控制精益化、提水平。重点完善成本管控体系,强化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静态”执行与“动态”预算调节,确保预算目标和市场化经营结果一致。完善市场主体考核结算,将成本费用按矿、专业、区队、班组、岗位市场层级分解,组织开展成本费用专项分析,运用数据说话,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实现成本费用降低。不断精细成本业务预算,将各项可控成本逐级分解落实到区队车间、班组岗位,明确成本控制目标。不断分解成本管控指标,健全完善成本管控措施,严格成本预算刚性控制,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降本控费、增效创效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场化结算兑现,确保考核结果兑现的严肃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运营管控精益化、提效能。完善价格管理和绩效考核两大体系,按照生产接续、费用指标全面测算市场结算价格,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业绩考核任务进行内部生产、经营指标测算,充分发挥价格杠杆激励作用。把握企业经营管理重点,完善安全技术、生产经营综合评价制度和工作机制,创新“四个一”项目管理模式,严格“五大控制”,完善“静态预算”与“动态预算”相结合调节机制,强化人力资源“六定”管理,推进对标一流质效提升工程,增强各级管理主体的风险防控意识,提高风险识别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