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划分明确,工具摆放整齐,功能标识清晰,成品存放井然有序……
踏入济三煤矿首批精益化管理车间示范点,崭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曾经略显杂乱的布局如今已被精益管理所取代。
“通过精益化管理,职工们积极参与矿井示范点建设,就像给车间来了一次深度‘美容’。现在不仅工作环境大为改善,工作效率也显著提升。”济三煤矿生产服务中心机厂厂长李瑞深有感触。
在推进精益化管理过程中,济三煤矿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对矿区各生产场所重新划分区域,全部归置整理,机器进行规范化标识,旧厂房呈现出“新亮点”,开启了一场车间的变革之旅。
“定制化”主题“有深意”。济三煤矿深入推进“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建设,围绕“自主改善,提升标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核心目标,在全矿范围开展精益示范点建设活动,树立文明生产、安全标准化生产标杆,确保“建设一个,成熟一个,固化推广一个”,梯层次提升矿井现场管理水平。
通过前期巡视、现场调研和管理诊断,精准了解各生产场所功能,围绕“客户”“价值”明确建设主题;建立“每日监督,每周调度”工作机制,坚持专班专人专盯,持续提升。同时,将现场改善难点问题实施分类管理,针对能立行立改的,实行检查考核的方式,敦促整改;针对系统性的、整改难度较大的和需要跨部门沟通协调的,研讨确定方案后实施整改,确保活动计划顺利完成。
“菜单式”管理“有规矩”。公共事业中心维修队实行“菜单式”交接班,“来去”有“痕迹”,让交接工作有序,有标准。通过管路除尘除锈喷漆、机泵粉刷亮化、管道标识张贴、线路改造、墙面粉刷、地面刷漆等各项整改,强化流程、环节“双管控”。岗位上工具、消防设施、清扫工具等列清单,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电缆,每一路管道,都有自己的专属“号码”和“名字”。动态保持各类物品定置管理,各类牌板张贴上墙,机电设备挂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维修保养记录及履历卡,逐步提高示范岗点现场作业管理水平。
“现在取工具太方便了,工具柜里按照扳手尺寸,螺丝刀型号,螺栓规格,由大到小整齐摆放,节省了存放空间。”济三煤矿公共事业中心维修队队长张明高兴地说道。
“精益化”成效“有目共睹”。随着济三煤矿示范点建设的持续推进,车间“变形记”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改善和工作效率提升,更激发了职工的创造力和责任感。职工们在参与建设过程中,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优化车间管理贡献智慧。同时,精益管理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大家更加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将“短板”补齐,让“长板”加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要求。(宋鹏飞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