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总工会公布2024年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评估结果,东滩煤矿潘兴波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梁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估为“优秀”等次,成为对两个创新工作室多年来不懈努力与创新创效成果的高度认可。
潘兴波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于2011年12月创建,自成立以来,该工作室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围绕解决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检查规范、矿井防灭火、灾害时期矿井通防系统回风与重建技术难题等方面,潜心研究,刻苦钻研,带头开展小改小革和技术创新,多次破解安全生产技术难题。
通过“授课技能讲座”和“导师带徒”等方式,现场指导、言传身教,以阶段性自身成长和组员帮扶带动工作室全员素质提升。核心成员张东峰荣获“兖矿能源集团技能大师二级”,贺洪雷荣获“兖矿能源集团技能大师三级”;培养高级技师5人,技师13人,其中贺洪雷获“梅安森杯”2023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全仪器监测工一等奖,被授予煤炭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8年7月,梁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作为工作室带头人,梁军遵循“出成果、出人才”的工作理念,坚持把“项目攻坚现场”作为“实操实训现场”,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模式,建立以导师带徒、线下培训、技能竞赛、岗位创新为抓手的青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制定培训计划,每日一题,每月一考,逐步形成了“一个带头人带动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培养一批人才”的良好格局。
近三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项,“五小”等创新成果20项,累计创效1000余万元,获2021年山东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多年来,该矿依托五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各工作室广泛吸纳优秀人才,通过开展“劳模工作室+安全”“劳模工作室+效益”等活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使工作室成为职工成长成才的“助推器”和技能提升的“加油站”。利用技能培训课堂,扎实开展多工种、多岗位导师带徒活动,引导职工在交流中增长技艺,在互动中共享经验。围绕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高端技术和生产难题,开展“亮牌子比作用、亮身份比绝技、亮项目比业绩”活动,不断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技术团队。
此次评选范围在全省开展,被评估为优秀等次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激励。两个创新工作室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创新、带徒传技和技能攻关等作用,通过典型引路、高端带动,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该矿也将以潘兴波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和梁军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榜样,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员工投身到创新实践中来,切实将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职工成长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在技术革新、技能创新、技艺传承、科技攻关、发明创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立足于矿井生产现场需要,实现将创新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的突破,为矿井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