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二矿按照“寻标定计划、对标学先进、追标促提升、创标助赶超”工作思路,通过施行精益化管理、经营督查、完善体系等手段,制定改进与提升的强有力措施,突破瓶颈制约,全面消缺补漏,进一步降低成本消耗、提升经济效益,依托“对标管理提升”助推矿井高质量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 明确提升路径
该矿从制度完善、系统规范、管理创新、标杆提升、注重实效等方面入手,“严”“深”“细”“实”“精”全面推进对标管理落地扎根。
召开对标管理提升研讨会,确定矿层面对标内容52项,细化分解对标指标,深入开展自我管理诊断,找准管理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对标提升工作清单,明确标杆单位、对标目标值、整改提升措施、整改期限、责任单位等关键要素,为后续对标行动的落实奠定基础。
结合矿生产经营实际,不断完善在采煤专业、掘进专业、机电专业及辅助专业之间相互关联的对比体系,在对标“规定动作”之外拓宽增加“自选动作”35项。
制定对标管理提升实施方案,从矿、专业、区队三个层面科学制定对标指标,重点推进区队间和区队内部材料费单耗横向与纵向对标。
将矿井三个采煤区队、两个掘进区队纳入对标管理中,实行相同专业区队之间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区队内部分班组统计每天消耗量较大、价值较高材料的单耗情况,月底统计各班组和区队月单耗数额。
每月底采煤区队按照地质条件、产量,掘进队根据地质条件、进尺、巷道横断面,横向在区队间对当月考核数据进行对比,纵向对本区队各月度发生额进行比较,推进数据对标向管理对标的提升。
完善机制体系 找准最佳定位
该矿依据生产实际,不断补充和完善对标指标,形成“今日与昨日对比”、“本周与上周对比”、“本月与上月对比”、“年同期对比”、“最优水平对比”的对标模式。
制作对标管理提升项目完成情况展示栏牌板,将矿内部制定的对标内容、对标指标、标杆单位、对标目标值等内容“公之于众”,把对标数据纵向延伸到历史数据、对标结果、分析差距、制定措施等,做到及时跟踪、及时对比、及时分析,不断提升管理标准。
为推动全面对标管理落到实处,该矿建立目标先行、梯度推进、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的对标落实机制,结合完成目标路线图,形成了由党政领导总抓、分管领导主抓、部门负责人齐抓的组织保证和每日、月度、季度、年度的周期性管控,实现从定标杆、找差距、挖根源到定措施、抓落实、重成效的全过程控制。
此外,为了树立全员对标意识,各对标职能部门及时做好对口业务的指导、督导和评价工作,矿对标管理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重点对标指标进行日督导、周检查、月考核,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提升管理能力 激发最大潜能
作为煤业公司唯一一家生产矿井对标管理提升行动试点单位,济二矿分专业精准对标煤业公司所属优秀矿井,实施对标管理提升的精益化变革,建立精益“细胞群”,强化对标“微循环”,真正释放管理带来的红利。
注重培养和挖掘重点单位、重点岗位以及关键工序,采取各种有效载体和手段,以点带面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矿井安全高效、节能减排、成本控制等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提高。
持续进行对标效果梳理和过程优化,建立形成“对标找短板、典型树长板”常态化机制,构建了全流程、全环节、全员参与的对标责任体系。
推行工作专班,以“不变体制动机制”推进对标机制创新,以“不变职能强功能”打破部门职能局限,通过专班赋予责任部门整体统筹协调的功能,形成了真抓实干的喜人态势,真正促进对标工作上台阶、创一流。
加强考核,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定期召开对标管理提升推进会,及时对各单位对标工作措施、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定期通报。在每月首次安全办公会会议上通报月度经营分析情况,总结推广各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如期组织考核验收。
依托经营督查等手段,将对标管理工作按照业绩考核评价标准,深入现场逐项落实考核,将月度考评得分情况作为奖励依据,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
此外,该矿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对标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推介典型,交流经验,相互促进,推进对标管理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