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机厂的新车间已经建成,下一步如何充分利用,有什么打算?”职工代表仲崇喜开门见山问道。
“我们机厂下一步要把原铆焊车间和新铆焊车间当成一个大车间来管理,以后统称为铆焊车间。新车间以后要施行定置管理,以6S管理为抓手,进行质量标准化车间建设,实现车间人、物、场所最佳状态,促进文明生产、优质、高效本质安全型精品车间。”机厂厂长于维毅回答道。
11月18日,济三矿召开生产服务中心机厂职工代表民主评价会,来自机厂、普掘工区和皮带工区一线班组长等8名职工代表对机厂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保障生产3个项目进行发问,“火辣”问考。
“铆焊车间叉车、胶轮车倒运物料、交叉作业,扬尘多,安全隐患大,下步怎么解决?”职工代表裴小梅提问道。
“下一步我们要加大车间卫生清洁频率,及时洒水降尘,用拖把清洁地面。加强车间大门出入安全管理,胶轮车固定地点装车,叉车统一指挥,人车相互配合,时刻注意观察周围人员。”机厂副厂长于学兵这样回答。
“职工调休问题一直存在,有时调休集中,造成人员短缺,从厂里怎么协调好调休与生产的关系?”……
面对一个个问题,机厂负责人轮流解答,认真记录评委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评委根据被评价人的陈述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对被评价人解释不够清楚、还存在疑问的进行询问,双方现场问答。结束后,评委当场在评价表上做出“满意”或“不满意”评价,“满意”超过2/3以上视为通过,达不到2/3则为未通过。
问出的,是压力和动力;答出的,是责任和承诺。现场问答中,机厂负责人表示,民主评价帮助他们从多角度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好的建议。下一步工作,要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为矿井决战四季度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展基层区队职工代表民主评价工作,既不是“批斗会”,也不是‘揭丑会’,是一次‘诸葛亮会’,只有找准、找实、找对问题,才能真正促进管理水平大提升。”参与民主评价的该矿工会女工主任张玲这样说。
评价会后,他们坚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对评价会上评委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解决问题。如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写出原因分析。
自2015年以来,这个矿围绕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开展民主评价工作,让民主评价渗透融入到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安全问题发生、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等方面,合理选择评价项目和问题,灵活评价形式,丰富评价内容,真正发挥民主监督者、管理助推器、效率催化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