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赵楼煤矿把“四下基层”贯通落实到主题教育全过程,突出问题导向,从职工群众关心关切出发、从急难愁盼着手,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尽心尽力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实”字作答,做好民生文章。
“优化升级的体育场地和增加的体育器材让职工有了更多的活动区域和项目,现在职工参加健身运动的多了,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防工区职工崔佃军高兴地说。
当前,职工对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持续走高,特别是职工参与文体活动的多了,现有文体设施已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如何更好满足职工文体活动需要,成为一道现实考题。
赵楼煤矿多方调研,制订文体场馆改造方案,对文体活动场馆进行优化升级,新购置体育器材40组,重新布局不同项目活动区域,满足职工文体活动需求。
为把实事办在职工心坎上,该矿积极构建完善服务民生长效机制,利用开设阳光热线、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渠道,及时梳理职工关心、不好解决的共性堵点难点问题,用好民生服务平台快速办理,即时解决职工反映问题。
在现场调研中,职工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较差、影响饮用的问题,该矿立即召开班子会议协调解决,在每个宿舍楼安装大容量冷热两用净水设备,满足职工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以前的饮用水水质较硬、水垢较多,现在矿上给安装了净水设备,不出宿舍楼就能喝上纯净水,再也不用担心水质问题了!”正在二号宿舍楼接水的综采一区职工胡德岭告诉笔者。
该矿建立“即知即改”“即知即办”工作机制,全面整改调研发现问题,常态化落实“1+1+N”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制度,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针对职工反映的网络传输质量差、无线wifi信号不好的问题,对生活区无线wifi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网络传输质量大幅提升,职工享受到高质量网络服务。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班子成员到现场调研19场次,梳理9个方面23项意见建议,技能提升基地加装电梯、文体场馆升级、生活区无线wifi改造等12件实事落地见效,将调研“问题清单”变成职工“幸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