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兖州工匠】鲍店矿宋永亮:奋斗的青春最精彩

作者: 焦超   发布日期: 2021年09月28日   来源: 兖州煤业

今年38岁的宋永亮,是鲍店矿机电专业副总工程师。经常有人说:他太幸运了,年纪轻轻地就当上了副总。只有他自己清楚,幸运只会眷顾那些辛勤付出的人。

2007年,宋永亮从太原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鲍店矿运转工区担任技术员,从运转到机电,从副区长到机电副总,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奋斗的青春中,成长为矿井机电的技术专家。

埋头苦干学技术

刚参加工作时,面对当时较为先进的自动化矿井提升设备,他深知如何把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迅速融入到工作实践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

宋永亮平时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多留心看,多动脑想。他给自己专门制定了学习计划,在业务学习上,坚持全面了解、重点突破、持续提升三个步骤,主要以听、看、记、问为主。听,就是听师傅讲解现场安全注意事项,施工要点和操作方法;看,就是看技术资料、图纸、标准、规程,掌握主要设备性能、技术参数,掌握现场质量标准、规程规定;记,就是深入现场记录师傅现场实际操作和设备运行情况、矿井停产检修和革新改造关键环节和核心要领;问,就是积极主动向现场工人师傅、业务能手学习请教,弄不明白的问题就请现场经验丰富的职工师傅讲解。

在参与矿井提升系统改造工作中,宋永亮注重学习西门子提升机控制系统、西玛格液压制动系统,遇到问题积极向西门子和西玛格技术人员请教,认真分析电控系统和闸控系统图纸,将图纸与现场元器件一一对应,熟悉每一根线缆连接及布线,每个元件功能与参数,配合厂家技术人员完成系统调试运行。2014年,宋永亮获得了“西门子工业专家”认证,在西门子高端自动化产品精英工程师选拔赛上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大运转系统设备多、安全运行保护多、科技含量高,维护难度大。宋永亮面对成千上万个数据线和各种各样的安全保护,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很快从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机电专业的青年才俊。

以身作则带队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管理人员,多说不如多做。”宋永亮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在二采胶带系统升级改造工作中,宋永亮为了攻克技术难题,经常是连续几天不回家,吃住在班上。正是靠着这股拼劲,鲍店矿在煤炭行业首先实现了永磁直驱同步电机井下应用,在全国率先实现矿用阻燃芳纶胶带在煤矿生产使用。

妻子常晓东说:“经常加班延点,班上都成了他的家了。”面对妻子的抱怨,宋永亮却说:“我是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带动身边的人。”

2011年4月,双创基地成立了宋永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开展矿井机电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技术革新工作。

谈到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宋永亮说:“我们想把机电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在一起,共同应对矿井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同时,也希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技术人员。”

工作室成立十年来,先后完成技术革新改造项目60余项,提供技术服务80余次,获得15项国家专利 ,发表论文46篇,获得国家级技术创新成果2项、省级创新成果2项,获得其他各类奖项累计28项。先后培养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10人,高级技师12人。集团公司技术专家1人、优秀技术、技能人才5人。

追求卓越攀高峰

创新是保障矿井大型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最有效的途径。宋永亮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针对现场出现的制约矿井安全正常运行的设备故障问题,他坚持动脑筋、想办法,寻求新的突破,带头开展技术革新改造,先后组织完成“中央泵房水泵自动化”、“压风机房空压机自动化改造”项目,实现了中央泵房和压风机房的远程自动化启停和监控,“压风机房空压机自动化改造”项目获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创新成果一等奖。

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宋永亮主持完成了主井南、北提升机电控系统改造,改造后提升机单钩运行时间减少4秒,每小时多提4勾,每年多提升原煤两万多吨。参与完成“南北风井主通风机瞬间欠压跳闸自动重合闸改造”、“主井提升机操作台安装皮带闭锁开关”、“南北提升机不同时启动”等技术革新改造项目25项、参与组织完成重点检修项目30多项。主持改造的“装载站给煤机自动喷雾装置”,保证了装载皮带机道的有效防尘,有效控制水进入煤流,避免了人员在给煤机下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该项目被集团公司评为机电技术推先项目。

鲍店矿在智能化矿山建设和5G应用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宋永亮的带领下,鲍店矿机电管理系统实现了远程集控。他们积极推进提升、通风、压风、排水、供电、胶带等系统远程集控改造,矿井“六大系统”顺利实现远程集控、实时在线监测和自动化运行。其中,南、北风井风机均可一键切换、一键反风;供电系统准确显示井下电网运行状况,设备发生误动作时,可远程对电网进行快速恢复;井下主运胶带和给煤机,可通过智能集控中心进行远程启停;井下采区变电所等岗点全部实现“有人巡视、无人值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宋永亮在机电岗位上,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在矿山机电的道路上,做出了让人钦佩的成绩。全国煤炭设备管理创新“杰出人物”、济宁市“煤炭优秀科技工作者”、集团公司第七届“技术专家”……

面对一个个荣誉的光环,宋永亮依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面对智能化矿山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对我们机电专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前行,才能适应矿井发展的需要。”宋永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