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待扬鞭更好地贯彻落实两级能源集团2022年工作会议精神?怎样守正创新、变革转型,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高考路上乘势而上、走在前列?2021年整体工作呈现八大亮点,2022年该如何夺取更好的战果,呈交更加优异的答卷?山东能源集团争当省属企业改革发展的“七个示范”,各级组织该怎样通过“六比六争”,在聚力“七个示范”发展蓝图中找准方位,久久为功?……这一连串问号,要拉直成叹号,需要每一位干部职工以“事争一流 唯旗是夺”的热情和干劲投入2022年各项工作。兖矿能源网【六比六争】栏目今天推出《东滩矿:实干铺就安全路》。
东滩矿坚持安全优先于生产、优先于效益、优先于发展“三个优先”原则,凝心聚力,笃行实干,全面加强安全基层基础建设,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矿井安全治理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截至4月12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十六周年。
教育保安
“4时35分,运搬工区提升班从上车场往下松车,运行中的车辆将正在1#联络巷门口清理卫生的李某某撞倒,并轧伤……”4月11日,在东滩矿安全办公会上,安全监察处党总支书记王玉山“现身说法”,详细还原了原巷修工区的一起运输事故。
该矿创新安全警示教育形式,在每周安全办公会上,让“身边人”以纪录片、动漫画、PPT等方式讲述“身边事”,还原事故发生经过,分析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训,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将“写在纸上的教训”变成“记在心里的敬畏”。
该矿坚持开展“班前5分钟”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每周给基层单位推出一部警示教育片,各单位组织职工利用班前会空闲时间观看,不定期抽查、通报观看情况,形成工作闭环,让职工第一时间感受到违章作业的严重性,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在提升安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该矿紧贴安全生产实际,开展红黄旗区队月度评比、区队主要负责人手写安全工作重点、管理人员参加现场实践等基础管理工作,小处发力,重抓安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技术管理、服务指导、系统管控、监督考核职能,认真抓好重大灾害治理、生产系统优化和重大风险防控,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有力、过程管控、运行高效的安全管控体系。
标准促安
标准是质量的保证。东滩矿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工程,树立“工作一步到位”理念,开展“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压紧压实各级监管责任,明确负责人、定好时间表、规划路线图,严抓工程质量过程管控,实现由点、线、面静态达标向全方位、全过程动态达标转变。
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行动,该矿组织每周深入井下现场拍摄安全生产标准化镜头,制作成专题片在安全办公会上观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比考核办法》,将井下工程分为采掘工作面、零散工程、主要运输线路和硐室、主要皮带巷、机电硐室进行评比,使好的单位有优越感、差的单位有危机感,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对比中提升。
保持作业现场动态达标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点。该矿强化岗位人员按章操作,推行岗位作业流程化管理和安全红线管理。在工程质量方面,坚持按设计施工,推行安全对标管理,安排工程时明确相应工程验收标准,从源头上确保各项工程安排符合安全质量达标要求。同时,现场验收严格落实“上尺、上线、上仪器”管理,现场环境明确卫生区划分,严格执行材料码放、牌板吊挂标准,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整体水平。
智能强安
3月2日,山东能源集团智能通风现场推进会在东滩矿召开,变频局部通风机、智能风门、精准测风装置成为展示亮点。
通风系统是矿井的咽喉命脉。东滩矿将传统通风与智能信息采集处理技术、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建设应用智能通风系统,主要通风机具备一键启停、一键反风和倒机功能。智能风门具备动态感知、自动开关功能,可远程调节风窗、风门开启角度,满足巷道所需风量,智能通风管控平台实现智能通风设施远程精准调控,应急最优控风,矿井呼吸变得更顺畅,职工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该矿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矿井,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智慧矿山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85亿元,全面推进8大专业23个项目建设,实现矿井信息、采掘、机电、运输、通防、地测、洗选各环节的智能化运行。
目前,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全部常态化运行,井下集控中心集控操作,地面集控中心远程遥控、“一键启停”,工作面单班生产人员由16人减至7人,人工效率提升50%以上,支架跟机率、煤机记忆截割率均达到90%以上,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智能掘进工作面每班减至5-7人;矿井主供电、主通风、主胶带运输、主排水、主压风远程集控,形成“无人值守、有人巡检”的运行模式;机电专业实现副井上、下井口信号工、把钩工“两岗合一”,有效形成了“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安全生产新格局。
【图文统筹】兖矿能源网站(新媒体部) 东滩矿党群工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