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 勇挑重担
——题 记
于艰险时逆流而上,于危难时奋起担当。
疫情突发,面对矿井封闭管理,面对留勤人员结构失衡,济宁二号煤矿1596名在岗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他们一脚冷水,一脚淤泥,朝夕奔忙,日夜坚守,以吾辈之名,同心战疫情。
以吾辈之名,凝团结之力。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矿党政领导殚精竭虑,周密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以9项针对性办法、10条硬措施、24小时形成应急工作格局、一日两调度织密“稳疫保供”防护网。新入职青年职工自告奋勇,留勤驻矿。他们或是到食堂帮厨送餐,或是为留矿职工搬运床具,或是为疫情防控整理资料,有一份力做一份事,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暖心志愿者“一袭红衣”,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与流程:核酸检测,登记信息,统计数据,住宿管理,物资供给,政策宣讲,心理疏导。从一个个爱心礼包满足职工不同需求,到一把剪刀一块围布解决职工“头等大事”,他们用心用情用力将关爱留勤职工做深做实做细。
以吾辈之名,燃奉献之火。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落红成泥,育草木芳菲四季春。广大党员干部,遵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疫情防控、安全保供的路上,身先士卒,成为甘愿移山的愚公。在疫情防控指挥部,他们挂图作战、按图索“迹”、分片管理、明确分工,以“一图一表”实现精准管控。在生产一线,他们带队施工,保质量、抢工期、抓进度;在采区工作面,他们是硬核“突击手”,也是不休的“搬运工”。在现场,他们检修设备,运送物料,装车卸车,清理卫生,上井入库。在后勤服务,他们化身职工生活“贴心管家”,在物资供应、营养配餐、人员住宿等方面全心呵护,为矿井构筑起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以吾辈之名,盼清风月明。孤灯千盏待破晓,冰冻三尺望春归。疫情反复,形势艰难,矿井如处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全矿上下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亦有众多普通职工争先而上,奔赴而来。他们是谁的丈夫谁的妻,他们是谁的父亲谁的母亲,他们是谁的儿子谁的孝女;他们数日未入家门未见家人,他们洗尽铅华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他们心盛思念却不言牵挂,只为守护矿山疫散花开的清风月明。
疫情面前,个体的力量何其渺小又何其伟大;危难之时,平凡的人们奔赴辗转,负重在肩。在微光中守望相助的矿山儿女,便是如林不可折,如海不可枯。天黑了便挑灯前行,路遥迢便拿出韧性。
愿你我,以吾辈之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愿你我,以吾辈之名,将涓滴之水汇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之力,共同挺起矿山的脊梁,共同托起矿井的星河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