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兖矿能源“双基”建设暨小改小革创新成果推进会上,济三煤矿《新型可试拉温度保护装置》《采煤工作面机头电缆管路新式过路方式的设计》《保护传感器维修测试仪的研发》等10项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受到隆重表彰。其中1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这个矿建立机制抓推进,严格考评结硕果,大力推广提效益,促进了安全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搭台唱戏
建章立制,扎实推进。济三煤矿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流程控制等,制定《职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考核办法》,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考核工作。
适时召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评审会议,采取课题答辩的方式进行,对“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和小改小革成果、合理化建议以及优秀创新成果,进行现场评审。
对于矿以上评选出的优秀职工创新成果,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由各单位提出推广应用申请,对具备推广应用价值和条件的,按专业进行分类,现场推广应用,做好成果转化,实现革新创效最大化。

仅2022年,边震、候宜军等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紧盯现场安全管理重点、技术难点、革新创效等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全年完成创新成果40余项,创效460余万元,1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成果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创新成果奖。
奖罚按规
奖罚分明,促进成效。在创新成果研发过程中,济三煤矿对于已结项的推广应用创新成果,做好跟踪指导,在现场条件合适的地点,抓好推广应用。职能部门将创新成果现场推广应用情况纳入日常安全监督考核,强化现场动态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一律严肃通报考核。

同时,按照《职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考核办法》,对创新成果研发单位奖励5000元,对首次推广应用的单位奖励5000元。对安排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无正当理由不承担推广应用任务或造假推广应用的,对业务科室负责人、单位党政技负责人、专业副总分别核减绩效,予以问责。
“对于接到推广应用任务2个月内未完成结项的,严格考核兑现,全矿通报,确保了各项成果落地见效。 ”工会副主席皮悦蕾说。
推广保安
转化成果,落地生根。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中,济三煤矿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着力锻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人才队伍,立足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创出新经验,取得新“战”果。
“战”果一,《新型可试验温度保护装置》在传感器探头处增加12V加热器,按下试验按钮后加热器升温(温度升至50℃后断电),从而模拟环境温度升高,直至传感器显示42℃时温度保护动作,从而试验温度保护的可靠性。

“这种设计在保护试验时,无需拆除温度保护,试验人员只需在外侧按动试验按钮即可进行试验,保证了人员安全。其工作原理,操作简便可靠,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项目负责人边震介绍道。
“战”果二,《保护传感器维修测试仪的研发》,由于井下胶带运输巷是回风巷,环境温度较高,空气潮湿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使各种保护传感器的使用周期缩短,甚至损坏。更换后的保护装置回收上井后的维修工作也十分繁重,一般的维修是两人配合,一人使用万用表测量,一人操作保护动作,此方法既浪费人工,测量数据也不精准。并且有模拟量输出信号的保护是无法测量的,只能舍弃或交于生产厂家回收。这就造成了人工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维修测试仪的核心组件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即PLC)、人机界面(即HMI)、信号转换板(即F/V模块)、纯铜M4香蕉插座和纯铜线鳄鱼夹组成。
“维修各种保护时,首先送上测试仪的电源,开机检测完成后进入保护测试画面,用鳄鱼夹连接对应的保护接线端子,将鳄鱼夹连线插入在对应的输入口,此时保护信号经过转换板将信息输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即PLC),经过内部程序运算后,通过总线传输的方式将对应保护的信息传输给人机界面(即HMI),检测人员即可很直观的看到屏幕上保护动作的信息。”成果项目负责人高华说。
此仪器外观精致、轻便,采用手提箱设计,可一人完成所有的操作。
……
创新永无止境。在济三煤矿,许许多多像边震、高华等一样的创新成果,既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又得到了推广应用,收获满满的,为矿井安全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