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寓言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却装腔作势地混进齐宣王的吹竽队伍里充数。后来齐闵王继承了王位,只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知道自己混不下了,只好偷偷地溜走了。这则寓言故事对于新时代的企业员工,值得我们深思,从中能否得到启发,我们应该对标思维,是否属于那个“南郭先生”?
战国时期有个南郭先生,而今天的我们,身边不乏也有南郭先生。纵观分析,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浑水摸鱼、投机取巧、得过且过、不学无术之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狐假虎威成为他们的“生存之道”“立足之本”,长此以往,就有了企业的南郭先生。当前,山东能源集团正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兖矿能源也正向加快战略转型、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在两级公司开展的“两珍惜、两保持”形势任务教育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南郭先生的存在不仅制约企业的发展,而且与我们一流的企业管理格格不入,要想不做南郭先生,必须练好内功绝活拥有过硬的本领,端正态度保持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怀揣着成就事业的梦想,方可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让企业南郭先生再无生存空间。
不做南郭先生,要扎实练好基本功。不难看出,南郭先生是没有真才实学,依靠有本领的人做幌子,冒充有知识、有才能、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作为我们生产岗位人员,在我们集体工作或多人作业时,无法辨别谁有真才实学和过硬本领,不通过单独工作、单独作业,很难看出谁的本领强,真正在单独解决问题时,也就暴露出“技术短板”“业务软肋”。中国有句古话:真金不怕火炼。事实证明,依靠他人、不学无术是行不通的,唯有练好基本功,方可远行。“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岗位工人同样是这个道理,基本功看似简单,但要坚持每天沉下心、用心练却并不容易。枯燥的练习,磨炼着人的毅力与技能,必须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在不断地刻意练习中,走向进步与完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成功人的背后,都是无尽的心血和辛苦的努力,任何事业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点滴积累,绝不能好高骛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做法不可取。
不做南郭先生,要刻苦磨炼勇担当。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告诫我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成功之前,必定先接受比常人更多的磨炼和考验。在我们现实工作生活中,同样的道理,必须要经得住考验,而且还要有担当精神,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这既是成功的前提,也是负责任的具体表现。没有责任心,也就没有担当。责任心既是一种勇于负责的精神,也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岗位,没有端正的工作态度,没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也不可能干好工作,更不可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责任不仅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根本保证。作为矿山企业,责任重于泰山。煤矿的安全管理来不了半点马虎,需要每名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地去管理,每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要认认真真地去遵守安全规程,每一个细节都事关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责任不只是把业务练好,把本领练强的保证,也更多承载着生命的责任。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没有捷径,铁杵磨针的典故就是功到自然成的最好见证。岗位是人生奋斗的舞台,是人生发展的支点,是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地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立足于岗位,扛起责任大旗,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在岗位上讲忠诚、讲大局、讲责任、讲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新时代矿工,未来必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东滩煤矿机电工区 郝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