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遥控器识别到人员所发语音与命令词一致时,各模块顺序传递功能,实现对采煤机的无线语音控制。该系统能够解放现场操作人员的双手,在安全距离进行操作,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在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济三煤矿侯宜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AI采煤机人工智能语音电控系统》创新项目受邀参与展出交流,项目发明人侯宜军现场与参观人员进行互动体验。

50岁的侯宜军凭借着一股扎根煤海的韧劲,坚持奋战在采煤一线30年,从一名普通的综采维修电工,到兖州煤业“综机维修技术能手”、兖矿集团优秀技能人才、首届兖煤工匠提名奖、第五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再到2023年山东能源工匠,一路走来,他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学习,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研发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安全生产“急先锋”
自参加工作以来,侯宜军便开启了综采设备维修之路。他刻苦钻研设备安装与检修技术,小到偶发事故,大到更换开关,都细心考虑,从不放过一个细节,勤于学习的他业务技术飞速进步,成为高级技师,被公认为电工“秀才”。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他总结出了综采电气故障“三步查找法”、综采电气设备通用备件“代换法”、综采工作面电缆故障查找法等先进工作经验,并在全公司推广。他获得中国技能大赛“冀中能源杯”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二类)综采维修电工决赛第9名、省管企业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综采维修电工二等奖、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第4名……多次在矿井、公司、全省及全国煤炭行业技术比武中斩获殊荣的他,一直保持着手机24小时开机的习惯,为的就是确保井下电气事故发生时,他能第一时间到达井下现场,准确快速进行故障处理,在他手中准确排除的电气事故不计其数,为矿井安全生产赢得宝贵时间。

技术攻关“多面手”
通过多年现场实战经验累积,侯宜军成为煤矿综机设备处理的行家里手,以他名字命名的“侯宜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应势而生,为其大胆创新、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针对进口英国UNICOM胶带输送机控制系统不适应井下环境、系统不稳定的现象,通过大量试验,侯宜军采用外加密封带方法,有效解决内部受潮问题。矿井引进的太原矿山机械厂生产的MGTY400/930-3.3D采煤机,在应用之初,辅控中心继电器板屡次损坏,严重制约生产。通过从原理、电路设计等方面进行剖析,终于找出故障原因,他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在继电器接点两侧并联反向续流二极管,使电磁阀产生的反电动势流经二极管,消耗在线圈内部,避免对继电器板接点的冲击。改造后,直至工作面推进结束,继电器板没有再次发生故障,为矿井节约维修资金10余万元。他参与实施的《胶带输送机遥控涨紧装置的研发》《运输机变频开关同步与单机一键切换》《胶带输送机变频开关多主备用改造》获矿井第八届科技大会技术革新奖,《采煤机电控系统维修测试仪》《传感器维修测试仪设计与应用》分别获得公司一等奖、二等奖。他先后研制多项创新成果,并应用于矿井实践,解决了采煤生产系统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累计创效300余万元。

人才培养“带头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劳模和技术能手的侯宜军对于自己的技术从不吝啬,他大力发扬“传、帮、带”精神,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及岗位职工。
他被矿井聘为实训教师,多次在综采电工培训班中担任教师,采用技艺传承、岗位实践、答疑解惑等形式,每年对采掘单位电工培训讲课达到50学时,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技术骨干成长起来,优秀技术能手脱颖而出,1人成为高级技师、2人成为技师、6人成为高级工。“侯宜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利用投影机、笔记本电脑、实验设备等,组织开展“图纸+实物”“理论+实践”培训,对电路图纸、实物图片进行详细讲解,使工作室成员全面掌握各种电气设备性能及维修技术,有力发挥创新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该工作室自主研发的《AI采煤机人工智能语音电控系统》,采用人工语音实现对采煤机各项控制功能,代替了老式手动遥控系统,具有离线识别即不依靠互联网的语音识别功能,语音识别成功率可达95%以上。“侯宜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山东能源集团命名为2022年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