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打造“三个平台”,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依法及时、合情合理处置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打造和谐劳动关系。矿井被山东能源授予“劳动争议调解先进单位”。

预警平台知民情。加强组织建设,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原则,加强劳动争议组织建设,切实做到有组织领导机构、有场地设施、有专兼职工作人员、有管理考核制度“四配套”,推行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组织网络上墙公示“五公开”。把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融入“美好365”矛盾调处中心功能建设中去,以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应调尽调、应调速调、应调优调为目标,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道”模式,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业优势,组建劳动争议专家队伍,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三驻”相结合的方式,对涉及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各专业、各领域的矛盾纠纷进行联调联处,建立高效规范、畅通有序的劳动争议调解新秩序,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式流转、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交流平台解民愿。准确把握劳动争议和矛盾纠纷的新变化、新特点,积极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新手段,探索“互联网+”工作模式,依托接诉即办平台以及美好兴隆500强群等信息平台,职工群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及时交办、动态跟踪,由责任单位第一时间进行办理答复并接受职工监督评价。既有“面对面”,又有“键对键”,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网上网下“一体联动”,做到劳调工作线上线下“严丝合缝”,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为基层党政负责人、车间工会主席、信访网员和班组长366人配发“民情日记”,通过“记”来收集民情民意,通过“办”来为职工排忧解难,从源头排查化解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各类矛盾纠纷,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搭建职工情感交流平台,定期召开由采掘、辅助、地面生产、后勤服务的职工代表、行政代表、工会专兼职干部参加的情感交流会,让职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能够现场说明的问题,及时向职工解答;对不能及时解答的问题则落实相关部门定期向职工进行反馈。

诉求平台护民权。建立了劳动争议投诉仲裁制度,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职工劳动争议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该矿聘任了一批素质高、懂法律的干部职工担任法律引导员,利用业余时间向职工普及法律知识,为职工依法诉求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根据职工需求,增设心理放松室、心理宣泄室,购置按摩椅、心理测评系统和呐喊机等硬件设施,积极开展职工“三违”帮教、班组长解压、安全家庭活动日等团体心理课程,起到了稳人心、暖人心、强信心作用。针对近年来矛盾纠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职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察(察言观色)、缓(缓解气氛)、理(梳理案情)、劝(定纷止争)、宣(宣讲法律)“五字调解法”,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最大程度的保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